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页 (第2/2页)
所有承袭的家产,甚至爵位,你们也得用全部身家来为你们的言行负责!” 凑一凑,就是一个国库啦! “不然,羞羞脸啊,堂堂大人,连我一个靠爹靠祖父的纨绔都不如。” 之前说过参过贾家的诸位大人齐齐跪地,所有千言万语都汇聚成一句:“皇上!” “求皇上做主,我贾家功名皆血泪铸就。”贾敬跪地:“臣承蒙祖荫,乃贾家嫡长一脉,自当证清白之名。” “求皇上做主,今日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我穆莳,东安郡王后裔,所谓的四王八公之一,现如今也是个大名鼎鼎的纨绔败家子,也想趁机捐产以证我父祖清白,证我穆家无叛逆谋反之心。”穆莳扣首:“还望皇上应允。我们是不孝子孙,于国于家无望,但父祖的荣光,他们的功绩容不得践踏。” 妈的智障,回去揍死贾恩侯,说好得安安份份呢! 不过,还真他娘的刺激! “老臣,北静王……” 听到这三个字,刚想捐家产的三人齐齐一颤,尤其是贾赦,眼珠子都瞪圆了些。无关其他,现在的北静王可跟他爹仇深似海。所以,到了十几年后,也就原著那样。水溶都压根跟他们不熟了。 现在,他要干嘛? 是帮还是落井下石啊? 北静王分量还是杠杠的! 第23章 皇帝发怒 北静王,原著只轻描淡写提及了一句【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最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但换成他贾赦亲身经历过的世界,那就是血雨腥风了—开府北静王心狠点,完全可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了。 当然,开府的北静王心不狠,在太、祖爷至今不知真“病糊涂”还是那啥装的,说怕一报换一报,要遵守诺言,要“有福同享,有钱同花”之下。他老人家非但没啥拥兵自重的心思,反而还劳心劳力帮太、祖爷,尽心尽力辅佐了幼年德嘉帝。欠条便是北静王说服其他三王八公的杰出代表之作。 这欠条,成了幼年德嘉帝与勋贵联系的一个纽扣。感情好,不提这事;感情不好,这便是个缺点。因为满朝文武,甚至全天下都知晓是了欠银,不是赠银。 不过话说回来,说句恐怖的话,那时候局势有点尴尬,太、祖怕,武勋也害怕。怕太、祖爷为了给幼子铺路,学了朱元璋他老人家。 昔年,他在祖父膝盖上听人说古,提及此事,对北静王还是感激的。像他们贾家真没啥野心呀,说了有的人不信,现有个把柄,睡觉都踏实了。再然后他们贾家,正好有个跟德嘉帝差不多大的娃,把贾代善这“小人质”往宫里一送,完美的一箭双雕!既解决帝王猜忌心,还能蹭皇家顶级师资教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