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6页 (第1/2页)
纸质讲义翻到最后一页,学生们都有些激动。 “老师,讲讲圣上和起居郎的故事好不好?” “等一下,还有最后一个人。” 他写下最后一个名字——杨面。 “你们可能都知道这个人。杨面,定渊后期有名的权宦,韩悯在文章里叫他‘小剂子’。通史课上经常会讲,他有点冒进。” “他很小的时候进宫做太监,最开始教他识字念书的是韩悯,他很崇拜韩悯,两个人感情也很好。虽然是韩悯亲自给他开蒙,但是他这个人没什么文学天赋,传下来的文章都比较一般。” “韩悯年老的时候缠绵病榻,年底郡县长官进京述职,杨面私下召集他们,要加速推进新法。结果刚推了半个月,就被韩悯发现了,没闹出大乱子,就被喊停了。” “这个就是他一直被诟病的一点,太急躁。他主要是怕韩悯看不见,韩悯死后他就不再插手这些事情,转去明山守陵。” “还有点时间,我们来讲一下……” 话还没完,钟声响起。 “那没办法,时间到了。” 底下的学生们苦求道:“老师就讲一会儿嘛,拖课没关系的。” “好吧好吧,就是定宗只有一个男皇后韩悯,两个人青梅竹马,白头到老。” “多来点,多来点。” 老教授无奈地笑了笑:“我回去把珍藏的几册松烟墨客的话本影印出来,传给你们。现在市面上流传的,都是经过修改的。还有那三个人合写的《圣上与起居郎二三事》,还有几大卷定渊年间的《起居注》。” “你认真看看,你就会发现这几本书很不一样。韩悯自己写定宗和其他人,一开始写得还比较顺手,不过你多了解一点,你会发现那里面的人物都比较浮,和现实对应的人差距比较大,他是为了顺应市场写的。后来那几本,他自己都写得不情不愿的,他让定宗和其他人在一起,他不高兴。” “三个人合写的《起居郎》,事情都是真事,但是文笔比较夸张,主要是为了反击写的。定宗和韩悯大婚的时候,他们还写了一本做贺礼,这本乘着帝后大婚的东风,卖得最好。” “还有韩悯和其他起居郎写的《起居注》,这本写的完全是真事,用史书的写法,比较简洁,留白很多,可以补充的地方也很多。比方说,那里面有一段,说有一回下朝,定宗走神,人都走光了,他给来了一句‘卿卿何事?’这时候《起居注》跟你说,原来是这几天韩悯病了,定宗照顾他照顾习惯了。” “就讲这些,再多的你们自己去看。” 学生们继续哀求:“老师,《行乐图》的奥秘还没讲,再讲一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