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日常_第12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页 (第1/2页)

    准备就绪后,卢圆扯着嗓子在街上吆喝了几声:“义诊了诶!杨宅请大夫义诊,有需要看诊的病人到里头来,不收取任何费用!”

    云街来往的人原本就多,听此一吆喝,看诊不看诊的都跑来看热闹,大伙儿围在在铺子门口观望,只瞧见长桌前两个大夫面朝大街坐着,看诊的工具到真是有。

    大伙儿不认识沈长年,却是有不少认识陈大夫的:“瞧,陈大夫也在,这真是在义诊吗?”

    卢圆应声:“是,我们夫郎特意请了陈大夫来义诊的,旁边的是沈长年沈大夫。”

    “真一点银子也不要?”文阳城里还是第一回 有大户请大夫出来义诊,百姓们没有遇见过,这朝看见既觉得新鲜又不敢轻举妄动。

    在卢圆多番解释免费看诊开方子,不要一个铜板后,这才有人大着胆子进去。

    后头的人不敢进去,伸长脖子瞧里头的动静,不过一刻钟,进去看病的人挥舞这药方子跑出门,冲大伙儿道:“真不收钱,大夫说只义诊三天,要看诊的快去瞧,我要去药堂子拿药了!”

    这下是彻底放心了,陆陆续续有百姓跟着进去,起先人少,绝大部分人都是找陈大夫看,等着人多排起队后,逐渐便有人往沈长年那边去了。

    阿喜在铺子里待了一会儿,瞧着沈长年号了几个脉,一针见血说出看诊百姓的病状,本打算让陈大夫看药方的,现下却放下了心。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瞧不起病的穷人家难得碰上这种机会,闻讯都赶了过来,来看诊的人越来越多,人都排到了铺子门外。

    下午些时候杨晔同温寒李橙从城西的一处宅子出来,县城里的举人都是有联系的,人数也不多,按照惯例年下皆会一聚,他们三人是县城的后起之秀,受到老举人们的邀请,于情于理都得去拜访,见见人大家熟悉熟悉也是好的。

    然而县城里的老古董们比县学里的夫子还难缠,说话慢吞吞的不说,还三句话不离之乎者也。

    前两回的乡试县城没有中举之人,如此算来他们与这些举人最少的都隔了六年,举人们皆是四五十的人,早些年的考试十分侧重纲常伦理,早辈的举人在这般要求下,自然很是古板,现如今考试注重时事政治,皇帝逐渐注重实干,两方人自然是不太谈得来的。

    可又不能失了礼数,也就只能少说话多听老辈的教诲,这无疑是让杨晔和李橙受罪,倒是温寒,听的津津有味,不至于冷了场。

    出了宅院,李橙按住自己的太阳xue,呼呼道:“得亏这宴会一年一次,否则不是要人的命吗,我现在脑瓜子还嗡嗡嗡的。”

    杨晔和温寒皆笑了一声。

    三人相携着上了大街,刚巧进街迎面便碰上了两个粗衣百姓提着药包,乐呵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