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页 (第1/2页)
方征最遗憾的就是没看到那人的脸,以后就没法认出来。不过已经记得了那人的武器,一把形状奇怪的,刃口向上的武器,并不是斧子,而是另一种他即刻想不出来名字,但又的确见过的古代兵器。对方武力值很吓人,但方征绝不会原谅,他是个眦睚必报的人。 方征的衣袍全都被扒掉了,但麻衣还在身边,方征草草扯了些草叶擦自己腿间乱七八糟的液体,然后把麻披囫囵套上。那截兕角还放在自己耳边,可是兕角上却刻了个小小的形状,像只拙劣简笔画的小鸡崽,新鲜的刻痕是那人昨天留下来的。这又是什么意思,到此一游记号吗? 方征笑过之后神情又凝重起来——兕角硬度摆在那里,这刻痕又如此精细,证明对方除了那把骇人的武器硬度超过兕角之外,还有其他同硬度的小巧精致的武器防身。 对方来自一个冶炼技术高超的文明。据方征所知的记载,古代的青铜文明始于殷商和古蜀。《山海经》里也有铜,叫做赤金。古人对各种铜的铸造还是掌握得比较早。昨天印象中的大斧子,是亮金色的,古代的“青铜”其实并不是青色,在没有被铜锈腐蚀前,都是亮灿灿的金色…… 那就是拥有着“赤金”(铜)冶炼术的东方大国的战士吗?他们是巴甸的敌人,来这里杀了一堆蛇。 方征忽然后知后觉发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暗骂自己之前怎么没有想到。 他想起了考古方面,古蜀以前的古老名字:巴国。 绩六她们依附的宗主国,叫做“巴甸”。 古蜀文明是崇拜巨蛇的,南方潮湿多森林,常有蟒蛇巨蚺,甚至《山海经》中就有一种夸张的巨蛇叫做“巴蛇”,能吞下小象,被记载为“巴蛇吞象”。 巴甸,或许就是巴国前身的方言称谓。 方征又想起他以为没有被记载过的巴甸国的首领名字:山丛。 按照这个方向去回忆,他竟然找到了和文献相连的地方。 古蜀国有一位帝王叫做“蚕丛”。这和“山丛”一字之差,读音也接近。很有可能是帝王谱系命名的规律,也可能是少数民族给首领起的某种尊号。 少数民族文献遗失了很多,但是“蚕丛”首领名字被记载下来了。年代是殷商初期,因力抗夏桀、建立古蜀而闻名。那么在古蜀国的建立之前,同样巨蛇崇拜的巴国,有一位名号和蚕丛接近的首领,是合情合理的事。 从夏到商,上下有五百多年的空白。如果巴甸真的是巴国的前身,这就将“古蜀”的文化源头,足足提前了一千多年。只在神话中存在的巴国和巨蛇,终于以实际面貌,走到了方征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