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大雨 惊喜 (第2/5页)
都做这一行做老的人了,临到头来,反倒如此的不经事,真是让太太见笑了。” 季善忙笑道:“我也有责任,见您老和大家伙儿急了,就该安大家的心才是,哪能跟着急呢?至少咱们现在还有的赚,总比赔本赚吆喝要好得多。那您老先排着班,我去后边儿宽一宽大家的心啊。” 待叶大掌柜笑着应了,便与叶广一道去了后厨,如此这般宽慰了一番大家伙儿后,总算接下来两日,瞧着大家都松快了不少。 也是天公作美,没过几日,就开始日日下雨,把整个府城的燥热与烦闷很快都给洗刷一空,变得恢复了五月时的凉爽,飘香的生意也一下子又好了起来,上下人等忙碌之余,方真正宽心了。 季善却在短暂的宽心后,心反倒提到越发高了。 因为她算着时间,老家的人只怕该出发给她送辣椒来了,要是一直这样下雨,他们还要怎么出发,出发不了,辣椒岂不是就只能堆在家里等着霉烂,家家都得蚀本;飘香的辣椒用完后,也要后手不继了? 便是老家没有下雨,他们顺利出发了,却被大雨给阻挡在了路上,进退维谷,甚至再……出个什么意外的,又该如何是好? 怪道哪怕到了她那个时代,农民们最盼望的事,仍是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呢,实在天气对农民的影响太大了,辛辛苦苦播种施肥几个月,眼看就要收获了,却来一场旱灾或是水灾,都能让他们的汗水与心血毁于一旦。 她那个时代尚且如此了,如今这个一有天灾,便指不定要断炊的时代,就更不必说了! 季善急,沈恒只有比她更急的。 因为除了担心季善的担心以外,还得担心再继续下雨的话,洲河指不定就要决堤,危及到沿岸百姓的身家性命安全了。 却是罗府台自进了五月下旬后,便会定期抽调一部分府学的学子们,分批跟着他或是府衙其他的官员大人们,去城里城外各处都走一走,体察一下民情,再实地出一些题目考察学子们,要是将来他们遇上的这样或是那样的事端,会怎么处理。 至于哪个‘将来’,自然就是学子们举业有成,顺利出仕后那个将来了,府学的学子们谁又能不向往,不趋之若鹜呢? 何况罗府台的用意的确是好的,学子们光会读书,光会读死书又有什么用,将来真做了一方父母官,难道凭着纸上谈兵,就能治理好辖下,造福于民不成? 还是得实地增加见闻见识,实地观摩甚至处理一下各种事端,将来总能起到用处。 当然,也有一些学子觉得眼下自己时间宝贵,浪费不起,不愿去的,所以罗府台一开始就说明了全凭自愿,也算是皆大欢喜。 沈恒的时间当然也宝贵得一天恨不能劈出四十八个时辰来,毕竟九月里就是秋闱了,满打满算,也就百来日的时间,他就得再次上考场了。 可罗府台的钧令一出,他却是第一个响应的,他如果举业有成,将来肯定是要做一方父母官的,那也是他的志向与心愿,一定要造福当地的百姓,一定要干出一番实绩来,才不负圣恩,不负自己。 那如今这样难得的机会错过了,他以后上哪儿再找罗府台这样真正的良臣能吏跟着学习去,他如今就是只能学到一点皮毛,将来也是受益匪浅啊! 等沈恒回家再与季善一说,季善也立马支持他的决定,“这样的机会,可万不能错过了,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今我们没机会去行万里路,能跟着府台大人和其他大人们学一学,也相当于是行万里路了。” 沈恒就越发劲头十足了,这段时间每次轮到自己跟了大人们出去时,都是迫不及待,也每次都自觉受益匪浅,便是季善都觉得他看问题的角度与高度都不一样了。 就譬如此番的连日大雨,搁以往沈恒肯定顾不得去想会对百姓们造成多大的伤害,只要他的家乡不会受灾,便天下太平;或者他还是会去想,却只会懵懂的想一想表象,不会更深层的去想内里。 但如今,他已经自发会为洲河沿岸百姓们的身家性命cao心了,这样的进步自然是季善乐于见到的,也因此让她坚信,将来沈恒若是真当上了一方父母官,一定会是一位好官! 所幸大雨一连下了七八日后,总算还是在洲河的水位濒临决堤之前,大雨转小雨再转晴了,季善与沈恒方双双长松了一口气,觉得总算熬过了一劫。 之后便是接连七八日的大太阳,整个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