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178节 (第1/2页)
直到此刻,他终于明白过来,扑向自己身上的,不是一柄刀子,而是一张细细密密的无形大网。 看似每个地方都有漏洞可以逃脱,但是当这张网收紧的时候,却能生生将人勒死! 不管脸色灰败的石璞,俞士悦开口对绿柳继续问道。 “你继续说,石尚书拜访金公公府邸,带去的小箱子里头是什么,当时情景如何?” 似乎是感觉到自己害怕的人已经占了下风,跪在地上的绿柳提起几分勇气,重新开口,道。 “回大老爷,那小箱子里头,是一排金元宝,民女奉茶时听到,这位大人说‘区区百两,不成敬意,请金公公笑纳’。” 话音落下,底下一阵哗然。 上百两的黄金,抵得上石璞近两年的俸禄了,虽然到了他这等地步的官员,多数不靠俸禄活着,但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这么多的银两,又是深夜密送,再加上石璞刚刚矢口否认的举动,很难让人不产生联想。 不去管底下的议论之声,俞士悦上前一步,尽量平静的继续问道。 “还有什么,你可听到了他们二人谈了些什么?” 绿柳磕了个头,道。 “民女奉茶之后,金公公便遣退了侍奉的仆婢,只留了两个随身侍女在旁侍奉。” “不过,他们谈了将近半个时辰,中间民女进去添过一次茶水,听到这位大人说‘朝中有jian贼欲害我图位,请金公公为我周旋,若我平安,必有重谢’。” 不必再说其他的,这一句话一出,石璞脸色苍白,几乎差点栽倒在地上,满脑子都是两个字。 完了! 第212章 尘埃落定 大殿之上,原本有些嘈杂的文武百官,随着绿柳的声音落下,却反而没了声音。 众臣齐刷刷的望着殿中,脸色灰败的石璞和金英,目光中带着无比的惊怒。 行贿受贿,不是什么稀罕事。 虽然朝廷一再下禁令,但是自从仁宣之后,人情往来走动,已经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然而到了三品以上,这些事情就少的多,相互赠礼,更多的是出于礼节需要。 毕竟,每一个三品大员,无论在朝堂还是在地方,都算是举足轻重之辈。 要提拔一个这样的官员,必要有扎实的政绩支撑。 金银财帛之物,最多算是锦上添花。 所以通常情况下,三品以上的官员,即便是被查实了有行贿之举,也不至于动摇根基。 罚俸申斥是最常见的事情,如果闹得比较大,罢官回乡思过,过上几年,也不是没有重新启用的可能。 但是,这也要分谁! 七卿乃是国之重臣,文臣当中的顶点。 石璞作为工部尚书,不仅行贿,而且是向一个宦官,这就不得不让一帮朝臣感到愤怒了。 这也是石璞和金英两人,竭力否认曾私下见面的原因。 这次廷鞠之上,俞士悦先是坐实了石璞曾经向王振送礼的事实。 虽然没有实证能够证明,那是为了谋求工部尚书之位。 但是同样的,石璞所谓的侵地一案,也未必就能取信于所有人。 然而此案尚未尘埃落定,就又闹出了石璞行贿金英的事情。 就如俞士悦所说的,三法司的确没有实证,证明石璞给王振送礼是为了谋求工部尚书之位。 但是,有绿柳的证言在此,石璞行贿金英,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工部尚书之位。 这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俞士悦转过身,对着御座躬身一拜,道。 “陛下,工部尚书石璞,行贿王振一案,尚有疑点未明,但是其行贿金英,以图打压异己,保全官位,事实清楚。” “由此倒推,既然石璞能够为保官位,去向中官行贿,那么极有可能,其向王振所赠财物,亦是用于谋求工部尚书之位。” “石璞身为朝廷命官,七卿重臣,私自结交中官,内外勾连,阴行贿赂之事,干涉朝廷铨选。” “臣承陛下旨意,主持廷鞠审问,然石璞却堂皇立于御前,巧言善辩,数度欺君罔上,毫无悔改之意。” “此案已明真相,臣请陛下削去石璞官职,拿入诏狱,命三法司详审其罪,勘定刑罚,以正视听。” 所以说,不全按律法来审案,也是有好处的。 按照严格的司法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