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页 (第2/2页)
只留下了心腹一人。 随侍道:“王爷,卑职还是觉得,陛下此人不可信。” 清河王沉默,仿佛在思考什么。 随侍继续道:“卑职自幼便是王爷抚养,虽然是侍卫,可早就将王爷视同父亲。” 清河王继续沉默,眼眸未抬。 随侍有些着急:“王爷,前几日卑职在阅卷处听到几个大人讲了高昌王的事,高昌王身体如何强健,怎么在京城待了不过两日便病重了,卑职觉得事情蹊跷,王爷,京城布防图已经在卑职的心里,就连宫中守卫如何卑职也知道的一清二楚,王爷,别落入陛下的圈套。” 清河王终于有了反应,他抬眸瞧着身边的随侍,冷静道:“本王有封信,你明日一早出宫去,带回清河王府,交给世子。” 随侍不解:“王爷,这又是为何?” 清河王叹息一声:“本王有些事要嘱咐世子,你切记,一定要将信亲手交给世子。” 随侍愣了愣,最后还是抱拳一礼,算是应下了清河王的吩咐。 天色尚未明朗,黎明前的夜依旧是最黑暗的,卯时三刻时内侍伺候着宋琰起身。 因为今日是大朝会的日子,也是新科三甲进进殿面圣的日子,更是宋琰向朝臣宣布禅位于清河王的日子。 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宋琰格外慎重。 宋琰伸手,任由更衣女官将厚重的朝服穿在他的身上,束好头发,戴上冕旒朝冠,冠带交于颈下,穿了六十多年的朝服,宋琰觉得今天的这身朝服格外好看。 宋琰被搀扶着起身,神态庄严的走出甘露殿,上了前往宣政殿的銮驾,听着宫道里内侍的声音,传的格外的悠远。 六十年了,宋琰从未像今日这般好好地听过内侍的声音,原来在黎明前,内侍的声音传在宫道内会是这样的悠远绵长。 宋琰心情格外愉悦,六十年了,他终于可以不用做皇帝了。 真好。 宋琰心里喜滋滋的想着,略抬头看了看浩瀚苍穹,点点星光还未隐去,似乎也在提前庆祝宋琰退位成功。 宣政殿的后殿,宋琰整装,面色虽然凝重,却依旧藏不住眼底的喜气,他都想好了,等不做皇帝了,他一定第一时间就出宫,就去青州。 去看看第一权臣季昭出生的地方! 宋琰让常禄偷偷去前朝瞧了一眼,这会儿常禄正躬身回来,脸上也带着几分疑惑。 宋琰问道:“怎么样?叔公到朝上了么?” 常禄小心翼翼的望了宋琰一眼,默默地摇头。 宋琰疑惑:“莫不是昨夜你没有将朕的话带到?今日大朝会,朕有要事要宣布,清河王必须到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