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快穿)_第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节 (第2/3页)

为兴庆府的知府,从正七品到正四品,阿瑶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成功的实现了三级连跳。

    等到消息传出去,又是引起不小的轰动。

    虽说是连升三级,但羡慕的人却少,西北之地,这里几乎是所有文官都避之不及的一个地方,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认为,去西北的官员,大都是被贬谪过去的,基本上去的,很少有调回来的,几乎一辈子便蹉跎到那里。

    叶瑶竟然自动申请过去。

    他没疯吧?

    要知道就凭借他在屏县做出来的政绩,再加上叶家的稍加运作,他就能在京中谋划一个很不错的职位。

    对于阿瑶的选择,大多数人是惋惜的,即便是官场上打转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一时也有些想不通,不过想到阿瑶在屏县作为,他们不认为,叶瑶自请去西北就是自毁前途。况且十九岁的正四品知府,有的人一辈子也奋斗不到这里,他倒是好,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做到了。

    前途无量啊!

    心里不免又一次感叹,这般人才,为毛不是自家的?

    或许是因为有了阿瑶自请去屏县的事在前,对于他这次要去西北兴庆,叶父和叶母也接受良好,叶母虽然担忧,却不如上次那般,抱着阿瑶好一番大哭了。而是一得了消息,便积极的开始准备起来,吃喝住行,忙的不得了。

    倒是让阿瑶有些吃惊,并且问了出来:“娘,这次你不担心了?”

    “怎么可能不担心?”叶母回答说道,“…只是娘也看出来了,我儿是个有大志向的,也有那个本事,能造福一方百姓。娘虽舍不得你,但也不能拦着,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为你打点好一切。”

    阿瑶听着叶母的话,心里也生出一些感叹。

    “不过娘最担心的还是你的婚事。”猝不及防的,叶母就转了话题,“我眼下最大的念想就是能看的我儿成婚生子,这样娘此生也无憾了。”

    阿瑶:……不提这个让人伤感的话题,我们就还是感情深厚的好母子。

    作者有话要说:

    恩,被逼婚的日常!

    下章结束这个故事。

    第52章 嫡长孙

    调令下来没多久, 阿瑶就启程前往西北兴庆。

    这次不同于上次的慢慢悠悠宛若郊游一般, 这次脚程就快了一些,一个多月后便顺利的到达了兴庆府。

    虽说西北素来是地广人稀,但兴庆府却还算是繁华,因它是距离边境最近的一个府城,而大宁因自身国力强盛, 也不禁止贸易的往来, 所以兴庆府的贸易很是发达,大街上几乎随处可见吐蕃, 番邦,西域等不同外族之人。

    因为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所以这一次阿瑶可以说从容不迫的很。

    上任后, 该做的一应事情, 计划要做的事情,在来的路上他已经想的清清楚楚,虽说计划和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但这种变化基本上都在可控制之内。

    是以, 不用担心。

    六年后,

    阿瑶在兴庆府一呆就是六年的时间, 如今的兴庆比起她刚来的时候更加的繁荣热闹,而且是大宁朝最为出名的棉花产地,如今的西北,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种着棉花,即便不做买卖, 自家穿也是很便宜的。

    而且棉花不单单可以用来御寒,还可以用来做棉布,而且用棉花做出来的棉布,不但轻松保暖,柔和贴身,透气性也强,虽说它容易收缩,也很容易皱,外观上可能不是很美观,花色的话比起丝绸也要少上许多。

    但这对普通人家来说,已经足够。

    除此之外,就是织布挑拣出来的棉籽也可以榨油,虽说不能食用,但冬日里用来护手防裂却极好,再有棉花梗晒干后可以用来做柴火,也不用再辛辛苦苦跑多远去砍柴度冬了。

    总之棉花说起来,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而西北百姓对于带来棉花并且细心教导他们种植的阿瑶,好感度可以说爆棚了,不少百姓更是在家中为阿瑶设立了长生牌位,为他祈福。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阿瑶在西北的名望,说不得比清宣帝还要高一些。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这次离开兴庆府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