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页 (第2/2页)
“老样子,年纪大了,毛病自然也就多了。”她忍不住打了个呵欠,眼角湿润。 “你不必牵挂。” 微微垂首。 过了半晌,轻声又起。 “娘娘虽然闭宫久不出行,想必也已经知晓宫内外加了重兵把守的事情了罢。” 太后懒懒地嗯了一声,她揉了揉腰,似是不适,方圭见状,忙上前去按。 白问月见她如此从容,心中便有了详数,只不过她依然疑惑。 “不知臣妾是否能多嘴问一句,太后是如何打算精用那两千精兵的呢?” 她手中有兵。 魏央早同她说过调集了两千精兵待命的事,只是当时分权、赈灾还有诸多琐事撞在一起,魏央未来得及说,她也未有意问,这另调出的两千人到底要用在何处。 直到,颍州的那封密信,能让那个时刻的魏央毫不犹豫地离京, 她心里猜测,或许魏央早料今日,所以将这两千人私下调给了太后,保她安危。 也正是因为她猜测太后手中握有魏央给的筹码,这才毫无畏惧的进宫。 勇进洪流。 太后忽然睁眼,一扫疲态,目光深长地望着她。 “你知道的,倒是不少。” 似是觉得意料之外,默默,又觉应是意料之中。 白问月垂首低眉,一副谦逊的模样,没有答话。 她虽然知道太后手里有有兵,但未曾见过太后有何动作,更不知她心底究竟是何盘算。 眼前这个形势,若谢欢真要逼宫,那太后,是杀谢欢取而代之? 还是? 过了良久。 “你聪颖如此。”轻声响起,打破了寂静,这不是她第一次夸赞眼前这个女人。 “若是让你知晓所有事出之因,你定也能猜到此事之果。” 她罢掉了方圭的伺候的手,懒懒起身:“哀家,不喜欢被人看的太透。” “臣妾惶恐。” 又沉默了半晌。 过了良久,太后长叹了一声。 “回吧。” “你只需记得,无论发生何事,你只要尽力保住皇后和她的孩子便行了。” “旁的,都与你无关。” 皇权也好,谢魏也罢,她会让所有的事情,美好收尾。 谈话草草收场。 夜冷风寒,幽火难行。 青石板上结了一层硬霜。 回长乐宫的路上,白问月第一次,感觉到了头疼。 她知道太后与皇后都有事情瞒着她,而且非同小可,但她却毫无任何办法,从她们口中得知内情。 这两人心里同谢欢一样,都有着各自的盘算,也不想让外人掺杂于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