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页 (第2/2页)
来这人还挺明白,FRCA的确是自律性机构,不是执法机关,按道理说,的确没有任何权利抓人。 他满不在乎地翻了个白眼,一胳膊甩开了易燃,得意洋洋就要往门外走。 “姚向波!” 刚还一脸满不在乎的无赖,忽然像被闪电击中,愣在原地。 “问你呢!姚向波,认识吧!” 那人抿紧了嘴巴,没说话。 “我们到达之前,会所老板汇出了三笔款项。一个,是《财经第一线》的编导;第二个,取款人就是姚向波——你该不会要说,你不认识吧。” 顾培风插着兜,站在三五步远的地方,歪着头笑了笑。 “我不认识什么姚向波。”那人嘴硬道。 “认不认识,去号子里交待吧。” 顾培风朝旁边人使了个眼色,两位经侦警察上前,咔嚓铐住了他的手腕。 那人完全没了刚才的神气,铐上之后,整个人都蔫了下来。 易燃悄悄凑了过来:“姚向波谁啊?这是啥线索,我怎么不知道。” 顾培风叼着烟,给他看手机上的信息:“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俩啥关系。” 他浅浅笑了笑:“我诈他的。” 易燃一惊:“我去?!” 这种场合、这时候出头,一上来还搞什么跳楼、血书这种博眼球的手段,说他不是被人当枪使的,恐怕都没人信。 赶往现场的路上,顾培风看着直播,就注意到了这个人,立马查了蒙代尔会所几天前的所有支出,挨个查了收款人。 范围很快被缩小在了三笔交易上。 几笔款项追索到头,其中一笔引起了顾培风的注意。 这笔交易的收款人是个冒名的卡片,收款账户也是外地的。 钱到账后,没有转账,而是大额现金取款——但凡转账一定会留下痕迹,再顺藤摸瓜就相当容易。 这个人相当狡猾。 取款的时候,来的人一番乔装打扮,挑了个凌晨三点没人的时候去取。 往来路上,没人目击,连正脸都没拍到。 本来追下去也没什么有用的线索了,问题就在这个取款人打车去他家的时候,手机绑定的是Nebula App支付系统,自动扣款,原本一场严丝合缝毫无痕迹的追踪,就这么露了馅。 通过Nebula的系统一查就知道,他雇来取款的人,正是姚向波。 大额现金取款,一般是委托给非常信任的人,绝不可能是街上随便拉一个来取了。 这之后,再根据现场他的表现推断。 四十岁上下,了解金融,有一定的反社会人格,应当受过不少挫折,可能无业,按照这些线索侧写,再以姚向波打车目的地五公里为日常活动范围进行搜索,利用Nebula的Dastring数据库,很快排查出了两个疑似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