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_第1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节 (第3/3页)

雨偶尔会说几句没头脑的话。不过事后,总被证明,她能一语成谶。

    想了想,她还是认真将这句话记到了自己的日记本上,还特意用红笔加粗写下,“一定要买房。”

    上班的人放不了几天假,况且舒雨还得和舅舅先去京城,于是和舅舅还有舒雅提前出发。

    到了京城,金明天先暂住在小院里,舒雨又带他去看了惠民小区的房子。

    “您一个人的时候,先住小院,等把他们都接过来的时候,就搬到这里。”

    金明天看着一百四十平的房子,好半天不吭声,转了半天才道:“京城的房子多少钱一平。”

    “现在恐怕得二千多了,地段好的地方,三千以上。”

    金明天大吃一惊,“我还说自己赚了那么多钱,一辈子都够花了,结果在这里,也就一套房?”

    舒雨心想,可不是嘛。一千多年前的人都说了,京城居大不易,任何时候离中心越近,生活成本越高,但隐性的福利却足以弥补这一切。

    “您要是想买房子,就问问路姨,不一定非得新房,找个离学校近的地方,哪怕房子小点,旧点都没关系。”

    金明天一想,这话有道理,大人住在哪儿都行。最重要是给孩子念书提供方便,一咬牙,“那我就买一套。”

    “买房子也需要时间,钥匙您先拿好。”

    “我去看看店里的情况。”金明天也是闲不住的人,安置好了便想工作。

    舒雨也一次都没去过,于是下楼让路晁带他们直接去店里。

    “我年前去看过一回,生意还挺好的。”路晁开着车,和舒雨说起店里的情况。

    “我妈请了一个人代管,招了四五个服务员,她自己也经常去现场,不过毕竟是新手,等舅舅去了之后,再想办法改进。”

    金明天谦虚道:“我就是帮着你们看下店子,不让外**祸你们的东西,跟他们读书人可比不了。”

    “舅舅可说错了,读书人出来干买卖的,可没几个人能成功。就得从老百姓中间来的,才能急老百姓之所急。”路晁这些日子,看过太多工厂的兴衰,也看到了太多的故事。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多少带着一点自傲,让他们做技术行,能做好生意的真没几个,甚至还不如一些小学没毕业的农民。这些带着草莽之气的农民创办的工厂,一个大学生都没有,偏偏能把一些国营大厂打趴下。

    “现在是草莽崛起的年代,也是对他们最友好的年代,如果这个时候不崛起,以后就没他们的机会了。”舒雨是说给路晁听的,更是说给舅舅听的。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草根的崛起,体制内真正的精英下海,海归精英创业,大学生创业,都是属于每个时代的特殊印记。

    不是说这些年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功,只是表明每个年代主流成功者的属性。

    第140章 路路通

    之前天长地久的分店, 曾经悬挂过舒雨和路晁大幅写真的地方, 已经被丽姐退租。 改造成为一家小的电器商城,路英替这家电器商城取名为路路通家电商城。

    路晁对这个名字提出多次抗议,一脸无奈道:“我跟老妈说了好几回,她都不肯改。”

    舒雨哈哈大笑, 金明天在一边凑趣, “我觉得这个名字好,朗朗上口,还好记。”

    路晁叹了口气,他就多余抱怨, 一个招牌上包含自己的小名也就算了, 关键还是自家开的,上哪儿说理去啊。

    “才初十就开门了?过年没休息吗?”金明天见店里人头攒动, 不由得感叹。

    “过年休了五天,初五就上班了。过年的生意比平时还好, 过年前那一个月就别提了,仓库里的货都差不多提空了。这些人交了钱, 得等十五过了,才能提货。”路晁介绍基本情况的时候, 店长已经得到消息迎了出来。

    一个矮胖的年轻人, 腼腆的冲着他们笑道:“可算是把你们盼来了,客人越来越多,都说十五以后才有货,也拦不住交钱的。人手也不够, 还老有买东西的人过来问这个怎么装那个怎么装,实在是应付不过来。”

    舒雨一行人跟着他,从一楼走到二楼,每个角落都转了一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