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节 (第2/4页)
啊。 别怀疑,很快就有日本产的彩电大量进入中国,一台好几千,比房子可贵的多。当时的人,真就是这么想的,电器才是好东西,房子算什么呀,等着单位分不就行了。 不管一家大小对房子是什么看法,反正房子收拾出来,金阳办好了转学,一家人搬了过来。常红心隔一段时间回一次长尾镇,把房子收拾收拾,说好了孩子放寒暑假的时候,还是搬回去住。 舒雨给有联系的人重新通气,换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 包店的老板直接向她定货,想要追加二十个男款。舒雨奇怪道:“你卖多少钱,这么快卖光了吗?” 老板心想,我一个卖一百五到一百八,但我不能告诉你啊。谁知道现在的有钱人怎么回事,说这个包是真货,拿来送礼合适,价都没还,一口气把男款买空了。 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在很长一段时间,一件商品适不适合送礼,送出去有没有档次有没有面子,都是这件商品的核心卖点。 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男性确实走在更前头,也是送礼和收礼的主要群体。男款的真皮包,有档次又实用,人家拿在手里天天用,不得天天想起送礼的人来呀。 女款反而卖得没那么快,但是摆在店里,确实有镇店的作用。特别是那种去过大城市,整天吹嘘的客人,看了这几款包,都没敢再张嘴说老板舍不得进好货。 舒雨只能告诉他,“等我舅舅出差的时候,我会跟他说的。时间我可不敢保证,但是什么时候有,我肯定什么时候给你送去。” “那可谢谢你了,你可千万别去别人家,下回来,我给你买糖吃。”这家老板终于明白了丽姐当时的感受,做高档货就是比做低档货痛快。 舒雨嘴角一撇,心想丽姐能到赚到钱去省城开店,果然是同行衬托的好啊。丽姐为了不让她把货源往别处拿,可是从来不跟她这么磨价格的,还另外给她零花钱呢,到他这里可好,几块糖就打发了。 燕子那里半真半假抱怨了几句生意难做,岳婆婆倒是说又来了一批水钻和她要的红色雪纺和欧根纱。 舒雨很快又去了一趟川市,拿回一卷整卷的皮料,和婚纱所需的面料。这一次花了三千块,看着存折上不到五千块的存款,舒雨忍不住替丽姐加油,你可一定要好好干啊。 为了一屋子面料的安全,舒雨打电话回下溪村,让外公给她捉一只猫。外公二话不说,第二天就给她拎来一只狸花,一双黑眼睛圆溜溜的瞪着人,一脸高冷不屑。 半岁大的小猫,刚刚从幼猫成长为成年猫,放在院子里,屋角给它备上水,一天喂两回小鱼煮的米饭。很快,别说老鼠,就是小虫子也少见了。白天跳到屋顶晒太阳睡觉,晚上就在房间里穿梭,如同一个骄傲的君王在巡视它的领地。 转眼舒雨已经开学两个月,十一月初的时候,路英打电话过来,说是新店已经装修到了一半,年底应该没问题。丽姐那边确实被对面的新店打压的挺惨,最可气的是,又开了两家专门做婚纱租赁的,而且只做低价这种。 也就是市场大,生意倒是不缺,就是价格越做越低,她又没有高档婚纱提价,只能在盘发和化妆上琢磨,才勉强撑住局面。 除此之外,她打电话来主要是说关于她的好消息。 “我的好消息,我能有什么好消息?”舒雨没明白。 “公安部发了文, 你的防骗指南,头五千本已经卖空了,马上准备加印第二版,一万本。”路英在对面笑的合不拢嘴,所谓 肯定不是说,能让所有人买帐。但拿着这本书开拓新渠道的时候,这个 是极有用的,第二版就准备在封面加印一句加粗的字体,公安部倾情 。 特别是火车上的渠道,卖的特别快,这才几个月呢,已经有人写表扬信过来,感谢防骗指南帮他在火车上识破骗局,免遭损失。 拿着读者的感谢信,和公安部的 ,又去铁道那边拓展了新的线路。第二版不仅封面要加字,封底也要多印几页,把读者感谢信里的内容摘抄一些上去,让人看看效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