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2/3页)
余情心下一紧,她也担心此事,凌安之当年在蒲福林雪山急火攻心病倒了不到两天就差点去见了阎王,已经是她午夜梦魇。 余情心酸不语,不过想到届时花折会一直跟着他:“以后的不测之疾,也总比当日就死强一些。” ****** 凌安之意料之中的接到圣旨,觉得朝中动作还挺快的。他头一日挂了帅印,交了兵符,之后随随便便换上件暖和衣服。 元捷带着许康轶和花折的亲笔信,苦口婆心的来当说客,让他离开安西,凌安之冷笑:“元捷,我知道翼王殿下一片苦心,可他也知道主帅逃走对安西军将士意味着什么,简直是乱世中授人以柄,此事不可为。殿下曾经送给我的宝剑秋风落叶扫,我很喜欢,以后用不上了,你拿回去还给他吧。” 将凌霄的豁口蒙古刀带在身上,趁着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出了自己简陋的卧房,起身推开房门往外走—— 门口黑压压的竟然跪着的全是人,安西军中大小军官,均曾经和他并肩作战,足有两千余人,他当即大笑:“你们这是何意?” 凌合燕是他堂姐,平时叫凌安之小猴子,圆睁着通红的双眼:“小猴子,你往哪里去?” 凌安之一片坦然:“我奉旨进京啊。” 凌合燕当即脖子上青筋跳了起来,暴怒道:“狗贼心胸狭隘,卸磨杀驴要除掉忠良,我们老凌家的血流的还不够多吗?既然赶尽杀绝如此,我们安西军所有将士请令,反了他娘的。” 宇文庭双膝跪地,心痛的无以复加,他当时和凌安之属于不打不相识,却不想相处日久之后越发感佩仰慕这个小他几岁的年轻人: “大帅,安之兄弟,安西军数万将士,只认识凌家黄沙昆仑的帅旗,不认识什么狗皇帝,我已经变卖家族中自己名下的家产,凑出纹银三百万两,现银已经藏在青海,再加上西部税收,咱们就算是在安西自立为王,也够那狗皇帝打几年。” 雁南飞蹭着鼻涕,看着是强憋着没哭,他和凌安之是打小一起长大的,只不过他有点才华也用在了歪门邪道、不思进取上,这么多年没少惹凌安之头疼: “大哥,您想想二夫人和凌忱,她们九泉之下如果知道你走了这条路,死都闭不上眼睛;您再想想凌霄,他一命换一命的刚把你换回来,你就…这不是让凌霄白死了吗?” 凌安之心神动荡,强自镇定,平心静气的给大家解释道:“众位兄弟,朝廷此番要我进京,主要是怕我威胁到毓王登基,是要将我暂时关押,等到毓王登基之后,自然会大赦天下,届时我也不过是没了官位俸禄,到时候管理的松了,再回到军中便是。” “胡说八道,怎么可能?” “谋逆的大罪,肯定是要斩草树根。” “…” 凌合燕快人快语:“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呢,到这个时候了还在为狗皇帝说话,我们不信。” 凌安之摆手笑道:“众位可以不信我,不过不可以不信老王爷,他在京城,日前已经传信给我,告诉我入京便是,已经安排好了。” 凌河王在军中绝对权威,一些军官不明就里的面面相觑,开始怀疑。 凌安之见状,将宇文庭、雁南飞叫进了帐中。 凌安之的几句鬼话编故事糊弄些品级低的军官还可以,毕竟军中重视一诺千金,主帅军令如山、言出必行,但是对于这些常在政治场上争斗的老油条,基本只能表明说的是反话。 宇文庭和雁南飞一进帐中,当即拔剑出鞘:“大帅今天要走也可以,踏过我们两个人的尸体。” 凌安之正襟而坐,索性给自己倒了杯隔夜的剩茶喝:“两位将军也熟读经史,请问一下,自西向东起兵造反的,可有人成事?” 雁南飞答道:“蒙古突厥回纥,大兵压境,经常成事。” 凌安之摇摇头:“外敌是来抢劫的,可造反之师师出无名,食百姓俸禄,却调转刀头来践踏河山百姓,对准本国兄弟,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师不详,自古以来,没有成事的。” 确实如此。 凌安之再问:“两位将军,安西军中,有多少人?” 宇文庭了如指掌:“现在已经是九万一千六百零三人。” 凌安之问:“少一个呢?” 二人闭口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