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安山河_第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节 (第4/4页)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打架热情也太高了吧?

    别说,凌安之极目一望,看到了对面上坡上确实有几个人穿着官服摇着扇子,中间一个穿着县令的衣服,另外几个一看打扮就是县衙里的衙役,全都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原地搓着手转圈。

    许康轶、凌安之等人快步走了过去,那县令也看到了这一小拨人,一看这态势气度就知道是大官过境,再一知道领头的是翼西郡王殿下,更是诚惶诚恐。

    不用他们问了,就马上主动把此地大规模的群架说明了一下,县令擦着一脑袋的汗:“殿下,我们这穷乡僻壤叫做赋乐县,名字听起来风调雨顺,不过此地多山,满地都是山包丘陵,不仅地少,而且地没劲,连个庄稼都种不好。”

    他比比划划:“不过失之东吴,收之桑榆,谁成想,去年竟然在赋乐县的一座山底下发现一个大金脉,可真是聚宝盆一样。”

    “这下赋乐县百姓开心了,总算是拨云见日,地里开始直接长钱了,他们也没报关,自己直接开始开采;但是旁边且昌县里的人听说了,也要来到此地采矿,毕竟世道艰难,发现了金矿可以雨露均沾嘛。”

    县令咧咧嘴,他对此事的看法是,好好的日子不过,偏发现了一个什么矿:“赋乐县哪能同意,明明是自己县出来的矿,且昌县这不是明抢吗?且昌县的想法也很单纯,金脉上也没写着赋乐县几个大字,你叫它它答应吗?那就应该见者有份。”

    “坏就坏在这个争抢上,两个县一个想独吞,一个想分一半羹,实在是谈不拢,矿也放下不开采了,双方各出了头头,约了一片空地就开打,此地人打的实在,双方互有胜负,组织动员工作越来越有经验,越打规模越大,到现在已经每个县动员了一万多人,就在这开阔地面上发挥了。”

    凌霄按着剑柄,疑惑问道:“按理说就是一个打群架,打几天也就算了,为什么打了这么久?”

    县令觉得此问题最难回答:“将军有所不知,一个是金银财宝动人心,再一个此地民风彪悍,注重名誉,性格又争强斗狠,足足打了有快一年了。”

    凌霄伸手指着空地上还在嗷嗷厮杀的双方:“官府也不管?”

    县令当即稍微歪了一下脑袋,一副苦不堪言的样子:“将军,我们是眼看着这场械斗不断扩大,可是当地县衙里一共才二百人,扔进群架里还不够这些锄头菜刀塞牙缝的,我们实在是管不了啊,我每天都来这里劝架,等到双方打累了暂时休战的时候,再下去劝劝他们。”

    “不怕王爷将军们笑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啊,我不劝还好,越劝他们还越来劲,话不投机半句多,打的更是昏天黑地了,我都受伤好几回了。”

    凌安之把下巴垫在剑柄上一边听着县令介绍,一边看着这个战场,扯着嘴角,感觉又好气又好笑,他久在军中,深知在军备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最能决定胜负的就是悍不畏死的决心,两军阵前他们为了鼓舞势气cao碎了心。

    可这个地界,人家自动自觉的就眼珠子通红的冲锋陷阵了,彪悍异常,同仇敌忾,轻伤不下火线,这军心太齐了,完全不用鼓舞,他的笑容慢慢的凝固了——

    共同进退的决心、视死如归的势气,为什么不能为他所用呢?这要是成了他的兵,入了军籍,当地也没人打架了,一举两得,多好!

    他眼中绿光一闪,犹如饿狼见rou,站起身来,直接大步就到了县令面前,沉声问道:“这些人开矿,不过是为了一碗饭吃,如果给他们一个饭碗,还打什么架呢?”

    县令一脑袋愁云缭绕,还以为凌安之是来兴师问罪的,忧心忡忡地说道:“凌将军,实不相瞒,本地多山,土地就没劲,而且经常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不断,哪有那么多饭碗啊?”

    凌安之用下巴指了指许康轶:“就算是开了金矿,那也是皇家的,发现了就要收归国库,和这些百姓有什么关系?”

    许康轶水晶镜后边眼光一迟疑,心想,和我们皇家扯上了什么关系?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有矿。

    知县一迟疑,他摸了摸小胡须,疑惑道:“真的要收归国库?”

    凌安之再接再厉,解释道:“郡王殿下在此,不信的话,可以让郡王殿下亲自释明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