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6节 (第3/3页)
这天晚上,夏父夏母大半夜都没睡着,小声讨论着该怎么劝元嘉跟他们走。 夏父夏母是有野心的人,否则也不会出去打工然后自己开店做生意,还想把小生意做大做强,他们以前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是没抱什么希望,但得知元嘉能考个中考状元出来,就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是个聪明的孩子。 那么他们就不愿意让老家的贫瘠教育资源拖了儿子的后腿,想把元嘉带去大城市读更好的学校,将来考更好的大学,实现鲤鱼跃龙门,改善门庭的愿望。 两人讨论了大半夜,最后考虑到元嘉那坚定的不想跟爷爷奶奶和弟弟分开的态度,夏母说道:“要不我们把爸妈和永宣也都接过去吧。” 夏父琢磨了半晌,点了点头:“也行,正好我们俩忙生意没时间照顾孩子,把爸妈接过去,他们也能帮忙带孩子。不过我们得租个大点的房子了,现在的房子小了住不开。” 夫妻俩达成共识后,第二天一早就跟夏爷爷夏奶奶还有元嘉和夏永宣他们宣布了这件事。 夏爷爷和夏奶奶是不想离开家乡的,他们不怎么听得懂普通话,也不会说普通话,去了其他城市,一口乡音和大城市的人格格不入,又没有老朋友老邻居唠嗑,日子太难过了。 但难得儿子儿媳愿意把两个孙子都接去身边,夏爷爷和夏奶奶为了孙子着想,也不由得迟疑了。 元嘉和夏永宣都不怎么在乎这事,元嘉见夏父夏母似乎又把体检的事给忘了,就提醒道:“爸,你答应过我要带爷奶去医院检查身体的。” 夏父和夏母其实是对体检这事真没怎么上心,他们就没有每年做体检预防疾病的概念,只有身体不舒服了忍不了了才会去医院花钱看病。 即使元嘉三番两次的提醒强调,夏父夏母看着夏爷爷和夏奶奶那身体硬朗的样子,也没意识到两个老人可能有病,还觉得这是小孩子想太多,非要去医院浪费钱。 只是做人子女的总不能说不愿意浪费钱带父母去医院体检吧? 于是在元嘉又一次提醒之后,夏父就带着夏爷爷和夏奶奶去县城医院做体检了。 这一体检,就检查出夏爷爷的肺部有问题,幸亏发现得及时,否则拖久了,等人感觉不舒服了,那就是肺癌晚期,没救了。 现在及时发现,夏爷爷还是可以治愈的,也不需要花费太多医疗费。 夏父带着夏爷爷和夏奶奶从医院回来后,就对留在家里的夏母用庆幸的语气说道:“幸好去做了体检,及时发现我爸肺部有问题,否则拖久了就要癌变了。” 夏母也吓了一跳,赶紧追问:“那现在什么情况?” 夏父笑道:“没事,发现得早,可以治好的,我们不是要带爸妈一起走吗?到时候去大医院治疗,更保险。” 这下子夏爷爷和夏奶奶也不再犹豫要不要跟夏父夏母一起走了,夏爷爷得了病,夏父要带他去大医院治疗,当然得跟着一起走。 这种情况下,即使夏永宣不愿意跟夏父夏母走,也不可能一个人留在老家,于是夏家一家子都搬去了夏父夏母在外地租住的房子里。 夏父夏母在外地做生意还是非常节省的,租的房子不大,一室一厅,够两个人住,但现在多了四个人,根本住不开。 夏父跑了几天找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租了下来,一家人搬了过去。 然后又是办理夏爷爷住院治疗,又是办理夏永宣转学手续,还有给元嘉报名重点高中……这些都需要他们忙前忙后的。 现在外地学生来大城市读书倒是没有户口要求,但要交不菲的借读费,把夏永宣转学过来,夏父咬牙给重点小学交了一笔不少的借读费。 元嘉读重点高中倒是更简单些,因为他成绩好,即使他是在一所落后的镇初中读的初中,但中考却是全省统一的考试,他作为中考状元,成绩是没话说的。 即使是大城市的重点高中,也是十分欢迎中考状元入学的。 夏父去给元嘉办理报名回来后,眉开眼笑的,心情很不错,还跟夏母不停的说:“元嘉真给我们长脸,本来还以为要到处求人托关系的,结果人家招生老师一听元嘉是中考状元,二话不说就带我去见校长了,校长不光没收礼,还免了元嘉的学杂费。” 这个好消息,让因为家里刚支持一笔货款和夏爷爷的医疗费以及夏永宣的借读费而发愁的夏母,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事好事啊,我出去买点好菜,今天吃点好的。” 夏父笑呵呵的道:“买点下酒菜,我今天喝两杯。” 来到大城市的生活,跟在乡下老家的时候差别很大,处处都不适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