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克定厥家 (第1/2页)
秋末的风极冷,山阴伯爵府满地孤寂,靴子踏响枯枝,“翁翁不告诉我,应该是表妹你的事了吧。” “表哥想问什么?” “我想不止是赵王吧,很快,就要生乱了。” 似懂非懂,只觉得楚王的语气很沉重,“我不知道表哥在说什么。” “翁翁的门生,布及朝野,此次复爵,必带来不少祸患,你要小心些。” “所以就像萧…楚王妃说的,山阴伯爵府护不住表哥。” 卫桓转过身,“是吗,山阴伯爵府护不住,开国公府就能了吗?她倒是自信的很。” “表哥!”李琳宣迟疑的看着楚王,“喜欢楚王妃吗?” 卫桓抬起头,楞了一下,旋即转过身笑道:“大婚前,我连见都没有见过,何谈…”渐渐声音低落下去,“不过,她倒是一个特别的人,看不透猜不透。” “比起柳jiejie呢?” 谈起柳氏,楚王的眸色暗了不少,“柳jiejie的不争,是从心底的,而她的争,也是心底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但…其实都是很温柔的人,也都是令人看不懂的人。” “令人看不懂的,还有表哥你。”最不懂的人,其实是自己。 楚王府的侧院兴起寒风,卷落枯木上最后一片垂吊的叶子。 “姑娘,三王府的探子说今日晌午刚过赵王便带了一份厚礼去山阴伯爵府,是想要纳山阴伯的孙女做侧妃,还有,山阴伯爵府也有赵王的眼线。” “山阴伯爵府是姑爷的母家,赵王是想拉拢姑爷吗?”喜春分析着。 “果然,见风使舵,连宗室也不例外,我萧家定了楚王,太子与赵王就迫不及待想要拉拢关系了。”萧幼清微微皱眉,“让李琳宣嫁给赵王对我们倒是没什么,只是李琳宣成了赵王侧妃的话,今后在楚王跟前多少都是个阻碍,况且她…大概也不舍得让她表妹嫁给赵王吧。” “不舍?”喜春想了会儿,“要说那李姑娘不舍姑爷我是信的,可姑爷看李姑娘的眼神,就像长辈,平平淡淡,还不如看姑娘你的时候呢。” 萧幼清楞的看向喜春,“这么快,胳膊肘就往外拐了?” “奴说的不对吗…还以为姑娘会高兴呢,不然姑娘为什么要收藏那画像…” “喜春,后院还缺个换洗,我看你最近很是清闲…” “别,姑娘,我不说了还不成吗。” 喜春闭上了嘴,萧幼清又问道:“开封府那位,可查到什么没有?” “查到了,柳氏,祖籍江陵,原是前朝十国时期南平王的后人,其母高氏,乃南平第五主之孙,后来南平为我朝所灭,高氏一族便为奴为妓,其母因为有些姿色,被江陵一个富户买去,之后…姑娘也知道,太.祖建国时四方割据,历经太宗与当今圣上三朝才结束所有割据,江陵在那时再次遭受战乱,百姓流离失所,高氏便带着柳四娘到了开封。” “南平…这都多少年的事了,还真是,一朝覆灭,皆是虚妄。”柳氏的身世追溯上去也都是作古,掀不了什么风浪,她查她,只是想看看会不会对楚王有什么危害,“柳氏先不管了,派人盯紧赵王府的动作。” “是。” 几日后,皇帝稍作休息,批阅折子的文德殿。 “陛下,楚王妃求见。” “楚王妃?”皇帝抬头,复又低下,“宣。” “新妇,请圣躬安。” “朕安。”皇帝抬头瞧着前来请安的楚王妃,凝神道:“幼清今日来见朕,莫不是六哥委屈你了?” “陛下,王爷她待妇很好。” “哦?”皇帝将信将疑,“可是朕听内侍省的人说自昏礼那夜过后,他便搬去了书房?” 果然这王府里,尽是不自在,“都是妇不好,不能早日猜晓夫君的心思。” “哦?他的心思。” “陛下,妇是来请恩的。” “你想要什么恩典,说起来你父…” “妇请为楚王府纳侧妃。” 皇帝当即沉下脸,“你告诉朕,是不是那小子对你不好,你不用怕,若是,朕一定替你做主教训他。” “陛下,王爷他真的待妇很好,只是,王爷心属山阴伯的孙女,整日愁苦才将自己闷在书房。” 楚王与李琳宣的事,估计皇帝也知道,她便大着胆子说了,“妇过意不去,还请陛下成全。” “山阴伯之孙…”皇帝的眸光闪动了一番,似乎想到了什么。 「可是朕已经答应了贵妃,让山阴伯之孙做楚王侧妃,若是反悔… 爹爹先前也是,儿爱慕三娘,爹爹就把她给了六王,儿如今想要李姑娘,爹爹又要把她给六王吗?」 三郎委屈之姿印在脑海中,皇帝只觉得头大,将手覆在额头上揉了揉,“冬至大朝会在即,礼部抽不开身,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朕还要在想想。” 皇帝犹豫,显然是赵王已经来过了,萧幼清便不再多言,“爹爹多保重身体,新妇告退。” “六郎要是有你这般有心,那就好了。” 临出殿口,突然听到皇帝的话,萧幼清楞的回头再次福身,“陛下日理万机,王爷的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