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后的咸鱼宫斗_第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节 (第2/2页)

 皇太后揉揉太阳xue, 疲惫道:“随便你们吧, 我不管了。”

    说完起身扶着苏麻喇姑的手去内室休息了。

    清妩赶紧也跟着进去,有始有终, 今天她在慈宁宫蹭定了。

    顺治看着她的背影, 无奈地摇摇头,转身出了慈宁宫。

    本来要掀起轩然大波的大事件, 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被摁了下去。

    一个月后, 董鄂氏姐妹入宫, 本来以为以鄂硕的品级, 至少有一个会是一宫之主, 甚至直接封妃的,谁知顺治只轻飘飘地给了两个贵人的品级,但却将两姐妹单独安排在储秀宫。

    这就太耐人寻味了, 到底是宠还是不宠呢?

    结果进宫当天, 顺治没有去不说, 还随意下了口谕, 把两人给禁足了。

    让想去围观的妃嫔都却了步。

    这一禁足就是一年,没有人再提起董鄂氏姐妹了。

    这一年大清上下都有了变化。

    首先工部造出来有小型红衣大炮的大船, 顺治学大明皇帝, 也派人下西洋,当然这次就不光是大清人了,他们有了向导。

    第二件, 天花的预防终于有了突破,牛痘术的成功率已经超过了7成,只等改良好,超过9成就可以在全国推广了。

    最后一件,顺治取消了选秀。选秀太过劳民伤财,反正他已经有四子二女了。还不如多造几艘大船呢。

    前面两件事,大臣们拍手叫好,最后一件,御史们天天五花八门地上折子,曰这是先帝定的规矩,不可随意更改。

    顺治只是冷笑:“你们是不是太闲了,管起朕的私事来了?既如此,航海司那边非常缺人,你们去帮忙吧。”

    把人都扔在汤若望手下去了。

    结果没有到半个月,御史们就要死要活的叫顺治哭诉,说造船处不是人呆的地方。

    而大臣们看到难民一样面黄肌瘦的御史们,也惊呆了。

    难怪皇上说没有钱了呢,造船的地方连饭都吃不上了?

    御史都是打嘴皮子仗的,顺治也没想到要他们去造船,不过是磨磨他们的锐气。

    在看到他们服服帖帖了之后,又把他们调了回来。回来后他们就不敢再对顺治的决定唧唧歪歪了。

    有了御史的前车之鉴,大臣也不敢随意谏言了。

    朝中一片和谐,顺治非常满意。

    这日,顺治看到察哈尔的折子,眯起了眼睛,阿布鼐这是想找死吗?他是成全呢,还是成全呢。

    去年年底,顺治正式在察哈尔设立了一个新的官职,察哈尔总管,位比总督。

    第一任察哈尔总管,出乎意料地给了襄亲王博果尔,彻底掩盖了从宫中传来的隐隐绰绰的皇帝抢夺弟媳的传闻。

    而副总管是瓜尔佳鳌拜。

    两人相互配合,相互牵制,倒是把察哈尔的情况给摸透了。恐怕阿布鼐也是感觉到了危机重重,所以忍不住想提前起事。

    不过勾引漠北喀尔喀部,甚至是罗刹国,就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这事属于军机大事,自然是要跟朝廷重臣慢慢商议。

    且要想打仗,又得需要钱。如今大清百废待兴,很多老百姓都吃不饱肚子,哪还有余钱交赋税呢。

    顺治又逐年减赋,户部国库就更是空荡荡的了。户部尚书都想要上吊了。

    但不把阿布鼐打下去,让他成了气候,到时候青海西藏都危矣。

    正在愁人的时候,洛意和下西洋的人终于送来一大批银子,金子,大大的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可以从容地应对察哈尔的情况了。

    ……………

    坤宁宫。

    清妩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一盘子金元宝,道:“皇上,臣妾不敢要,也不需要。”

    顺治现在学会只听自己愿意听的话了,不然清妩时不时地翻旧账,也只有他难受。

    所以听后半句就可以了。

    他眉开眼笑道:“放心,朕多的是,你拿着随便用吧。”

    又炫耀道:“没有想到大清的丝绸,茶叶瓷器这么好卖,只要朕多造几艘,一年下来国库就满了。”

    清妩知道顺治开了海禁,特地派人出海,听这意思还去了不少地方呢。

    她忍不住道:“皇上,俗话说财不露白,要是那些欧洲国家,海盗知道了大清富裕,会不会起坏心思啊?边境,沿海,只怕有些不安宁吧。”

    顺治有些得意,道:“朕都有安排,大明为倭寇所苦,朕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清妩心里松了一口气,想起工部那些人,他们应该不逊于同时代的欧洲人。

    她小小地拍了下马屁,道:“皇上英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