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节 (第3/3页)
书。我小时候没念成,不能让福香也留下我这样的遗憾。” 陈阳把让meimei读书说成去圆自己的梦,是自己的心愿,免得回头村里这些多事的人又在福香面前念叨花钱,劝她别读书之类的。 这倒是能解释得过去。村民们点点头,当面没说什么,回头就却少不了议论。 大多都说陈阳不会过日子的,送那么大的傻子meimei去学堂,浪费钱。也有讨论陈阳到底有多会挣钱的,这才建了砖瓦房,又送meimei去念书,哪样不花钱啊。 “你们在说什么要花钱?”梅芸芳给陈小鹏报完了名,去供销社买了两盒洋火,回来就看到同村的几个人,她追了上去,正好听到最后一句。 几个村民知道她跟陈阳彻底撕破了脸,大年三十那天都差点闹起来。不想去触她的霉头,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梅芸芳见他们一个个面色不自然,又不吭声。有点不高兴,觉得这些人是特意瞒着她,语气尖酸了些:“怎么,还不能说啊?怕我没钱问你们借啊。” 她这么一说,几人心里都不舒服。 刚给孙子报完名的三花婶撇了撇嘴道:“我们说陈阳啦。刚才在小学那边看到他也在,说是来给福香报名,想让福香上学。” 梅芸芳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这个继子,钱多烧得慌,给傻子念书也不孝敬父母,帮扶帮扶兄弟,脑子真是有毛病。 “傻子念什么书,白费钱。”梅芸芳恼火地说。 三花婶几人交换了个目光,不想得罪她,附和道:“可不是,闺女家念那么多书干什么,又那么大了。” 陈建永他妈看不出去梅芸芳那副rou疼的表情,故意说:“这也是人家陈阳有本事,自己能挣钱。咱们一家供个学生娃都困难,人家陈阳一个人又是建砖瓦房,又是供meimei读书的,生活还比咱们开得好。哎,我们家那三个连人家一半儿都比不上。别人不说吧,就咱们家建永,每天训练回来就躺在床上,吃了就睡,什么都不干。” 说到最后带了几分真情实意,也引起了其他大婶大妈的共鸣:“岂止是你们家,就咱们村也找不出几个比陈阳能干勤快的。他每天在公社训练完,回来还要给菜地浇水,上山捡柴打猎。福香遇上这么个哥哥,真的是上辈子积了德,苦尽甘来了。” 最后一句明显有点打梅芸芳的脸。 梅芸芳的脸色更难看了,想发作,那边三花婶已经把话题转到另外一边了:“更有福的不是陈阳未来的媳妇吗?以后谁嫁给他,这辈子肯定差不了。” “可不是,陈阳长得精神,又这么能干,还这么会疼人,家里又没……”顾忌着梅芸芳在,那大妈住了口,忽地问建永妈,“陈阳跟你们家建永关系好,知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建永妈不想掺和这事:“这我哪清楚啊。不过我听建永说,陈阳这建房子花了不少钱,手里头比较紧,这一两年恐怕没钱cao办婚事。” “cao办婚事能花多少钱啊,钱多有钱多的办法,钱少有钱少的办法,这些都不是事。”看得出来这个大妈对陈阳实在很满意,所以连听说他没钱结婚都不在意。 梅芸芳的心啊就跟浸在泡菜坛子里一样,快酸死了:“他哪是没钱cao办婚事啊,是这钱都拿去供傻子读书了。以后谁嫁给他啊,得跟着他,一起替傻子cao一辈子的心。” 这话虽然有挑拨的嫌疑,不过说的也是实话。瞧陈阳对妹子这么好,恐怕这辈子是不打算把她嫁出去了,那岂不是得养她一辈子。 三花婶见气氛有点僵硬,怕吵起来,赶紧说:“哎呀,这些事也不用咱们cao心。咱们还是cao心那几个娃娃吧,交了这么多钱给他们念书,一个个考试都不及格,真是气死我了。” 说到孩子的学习,家长有一肚子的怨言,就连建永妈也抱怨大孙子不认真。几个妇女你一言我一语,都说现在的孩子不惜福。她们小时候想念书都念不成,可现在的小孩,送他们去上学,还不好好念。 这个话题说不完,到村子大家都还在抱怨。 梅芸芳一直没插话,黑着脸回了家。 到家里就看到陈燕红的房屋门还紧闭着,早上的碗没收拾,泡在木盆里的衣服也没洗。 她不大高兴,朝女儿的房间大喊道:“燕红,燕红……在家什么都不做,我养了个老太爷啊。” 陈燕红闷在被窝里,小声地抽泣。她已经哭了半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