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宫日常_第1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节 (第3/3页)

:“想必是当初许谨收留了你,特意留下来的,一直珍藏至今。”

    他其实很想知道许谨在信上写了什么,但却不想主动追问小叶。

    对于许谨,连向来擅长拿捏人心算无遗策的庆王,也有些不便臆测了。

    其实在凤仪宫出事之前,庆王自诩对于许谨还是很了解的。

    ——这位许掌案行事滴水不漏,虽然跟任何人都不亲近,但也从不冒犯,不会随流谄媚,不会拜高踩低,行事自有一番不卑不亢之处,却又不失分寸。

    最重要的是,许谨是真心的疼顾小叶。

    所以在许谨向自己提出要为当年景阳宫的事情翻案的时候,庆王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们的脾气截然不同,身份天壤之别,唯有在一件事上最为统一。

    那就是保护好犀儿。

    许谨的提议虽是为景阳宫,但当初的真凶一日不除,庆王心中也始终有一根刺,而且还要时刻防备有人暗害小叶,不如彻底把这根刺拔除。

    皇帝让庆王负责查明景阳宫的事情,庆王又何尝不知时隔多年已经极难追查,但只要他动手,那就势必会打草惊蛇。

    而他要的就是这个打草惊蛇。

    必须要让当年行凶的人害怕,越是害怕才越会露出马脚。

    而后许谨跟祥公公接洽,他让祥公公转告庆王,已经有人上钩了。

    这个上钩的人,就是那天小叶在麟德殿身份大白之后、传了许谨去问话的皇后。

    虽然皇后借口追问小叶身份确凿与否,但许谨看得出,皇后对当年景阳宫的事情闪烁其词,像是在隐瞒什么。

    与此同时,庆王在凤仪宫的眼线也报了个绝密消息,那天传了许谨后,太子前往凤仪宫,跟皇后起了争执。

    眼线只远远地听见皇后说什么“死无对证,不必担心”、甚至有“永绝后患”等话。

    祥公公也把此事转告了许谨,本意是让许谨知道皇后娘娘已经警觉,想让他务必要隐藏锋芒,免得有人狗急跳墙。

    谁知许谨很快跟祥公公说,他已经有了一个法子,可以让皇后跟太子露出马脚……不过剩下的事情就得庆王来接手。

    当时祥公公转告了庆王后,庆王虽觉着这句略有古怪,但却并没多想,毕竟在他看来,他接手是天经地义的,他只当许谨是因为能力不够涉及不到才让自己做的。

    又哪里想得到,这竟是一句遗言!

    那天看到许谨倒在凤仪宫,庆王才明白许谨那句话的用意。

    不错,参与当年景阳宫的人多半已经死了,如皇后所说“死无对证”,没有任何真凭实据,要让皇后跟太子露出马脚谈何容易。

    所以许谨才不惜以性命做赌。

    他布的局太深了,一方面故意的做出查探景阳宫旧事的姿态,还特意找了些昔日的老人问话,却知道这些人转头就会给凤仪宫叫去,而他这么做,一来加深皇后对他的警觉,二来让那些给皇后传唤的人心里也有数,知道皇后在盯着他。

    这样的话等他死在凤仪宫的时候,才算是有因而起!

    许谨甚至一早就在太后那里下了眼药。

    他在太后跟前做出有人威胁他、而他只想逃离宫中的假相,实际上是算计到凤仪宫事发后,太后一定会想起此事,从而对他的死产生愧疚之心,而这愧疚之心便又会变成对皇后的厌恶。

    而何公公严公公两人,一是承过许谨的情,二来大家都是太监,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一定会偏助于他,所以那时候严公公恰到好处地捅破了庆王中毒不提一节——在皇帝身边当差,何严两人自然猜得到贵妃动手,而压着贵妃不得不动手的原因,必跟凤仪宫脱不了干系。

    这几方面挤压在一起,如山之重,就算皇帝想要暂时的稳住大局,终究也不能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