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后通牒 (第1/2页)
5.
以前经济还没起飞,地皮规划又不够有前瞻性,娱乐性质的区域总是互相之间隔着几条大道几个区,逛完了这里得坐个车去下一个地方。现在的地产发展喜欢在一个足够大的地方,把所有东西都凑到一起,方便人留在里面转着转着一天就过去了。
离《破晓》剧组的拍摄地大概四十分钟车程,有一个精心商业化的小区,里面有商店有住宿有饭馆,还有表演场地。整片区域的建筑风格走北欧简约路线,在表演场地还有一面涂鸦墙,跳脱之余又带出场地的个性。年轻人常常叁五成群聚在那里舒压或是打发时间。
全炁坐在一家甜品店里吃着雪糕,听不远处的路人拿着结他在草地上弹奏。太阳刚好撒在全炁的脸上,像一块玉石在吸收日月精华。吃完雪糕似乎太凉了,他又点了一杯热的水果茶。
此时周末人正多,他为了进食没戴口罩只戴了顶帽子,没一会儿就被认出来了。一个在一旁观察了很久的女生终于忍不住上前认人。全炁没否认。姑娘又粗着胆子,双手紧捏住日程本的两角和一支笔,想要签名。
全炁问她:“拿了签名之后呢?”
一贯听说这人是不给签名的,姑娘更是被问得脑筋转不过来。
“拿去卖吗?”全炁问。
姑娘立马摇头,表示自己是影迷,全炁演的戏她都有看过。
全炁百思不得其解:“那一张纸一个名字拿回去了没什么用啊?”
签在照片或是海报上还能看看脸,平白一张纸的话,在全炁眼里是会落得失踪的下场。姑娘以为他不愿意签正打退堂鼓时,全炁走到点餐处向姑娘招招手:“你想吃哪一个?喝的也行。”
姑娘直到冷饮送到手上也没反应过来,想冲请客的全炁以尖叫表达谢意时,店里早没有了那人的身影。
这一段经历毫不意外地被放到了网上,再配上一张偷拍全炁吃雪糕的照片,各路粉丝给全炁在微博热搜上安了一层大约时效一天的大楼。豆瓣的群组在研究他去那个地方的原因。视频网站出产他平时为数不多被拍到吃零食的画面。
余有年在拍摄空档上微博,在全炁的热搜底下逛了一圈,大部分的留言都让全炁杀青旅行玩得开心些,或是哀嚎自己也在同一个地方怎么没遇见人。余有年登的是一个小号,随便挑了一条比较热门的微博在底下留言,“又是拍戏又是旅行,别到头来大学毕不了业”。他敲打文字的熟练度,比血液每秒沿血管流通全身还熟门熟路。余有年跟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一样,随手留个言后又去做别的事情。
今天的拍摄颇顺利,又没有夜戏,余有年早早结束工作回家。在路上他看见自己几小时前的留言已经被投诉到删除掉了。底下的留言依然是粉丝关心全炁这趟旅行能不能成功出戏。余有年没什么印象全炁有这种特别行为,搞人的那半年里他也不算是把人底朝天摸了个遍,全炁也没有什么大动静,是确定拍《流年似岁》后才有水花。
他没再看粉丝那些零零散散不成排面的控评,转而去翻全炁过往的微博。全炁原本年纪就小,微博越往前翻,图片上的人越嫩。大概初中开始全炁就会在每次拍摄结束后到异地逛逛,不带经纪人、助理,也没带父母。余有年去瞧了一下豆瓣组的分析,有人说去那种文艺小区估计是约了什么人,没人会独自去这种好看又浪漫的地方;又有人说全炁一直独来独往,也是文艺片常驻小生,一个人去不出奇。
余有年没考究下去,那个小区他去过,拉着“好朋友”去的,还让对方给他拍了照片。他本人对拍照没什么执念,照片都是营业微博用的。从拍《一城一梦》开始,余有年就开了一个新微博帐号,营造形象这种事情总是利大于弊的。他手上还有一堆当职黑时养下又没被公开处刑过的号,一切都有备无患。余有年逐个号登进去点赞和转发一些有趣的东西。一个人活出了一村人的气势。
之前接单的微信号基本上不能用了,同行熟人都在上面。他就重新申请一个微信号,又跑到微博上跟那些低端的黑子号私信,先是编一通对艺人胡乱扫射的瞎话,提升与对方的共感。在对方自以为聊熟后,他再有意无意透露自己想把骂人这种天赋发展成事业。果然没多久,他便被拉进职业黑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