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页 (第1/2页)
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便可顺势出兵占领梅山县, 然后一点点向外扩充自己的势力,将来割据一方也为未可知。 沈凌看完策论以后,觉得里面的建议提的倒是颇为中肯, 就问起策论的作者来。 那篇策论是苏墨之写的,这两年他因为时局动荡经历了不少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天真单纯的无用书生。自从投奔义军后, 他就一直在想如何在这乱世立住脚跟。可惜,义军现在需要的是行军打仗的头领而不是出谋划策的谋士,所以他在李贵那里得不到重用。 然后到了别庄以后,他发现这里才是他一直想要找的地方,所以才有了那么一篇策论。 沈凌在前面那个世界看过不少策论,苏墨之的文笔只能算得上中上,提出的建议也不算太好,不过沈凌现在急需这方面的谋士,所以她很快就召见了苏墨之。 这个时候,沈凌才发现原来苏墨之就是她之前在客栈见过的那个书生。苏墨之却对沈凌没有了印象,他侃侃而谈,将当下的局势林林总总说了一遍,劝沈凌多纳一些流民,然后开荒垦地的同时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两个建议沈凌仔细想了想以后,都接受了。 于是第二天起,别庄就在四合院的外围入口处开始施粥,同时雇佣那些闻讯赶来的流民建造围墙住宅以及开垦荒地。 不到半个月,别庄附近就聚集了几百个流民。这些流民都是听到别庄这里施粥的消息而赶到这里的,只不过中途的时候有不少人因为疾病或是饥饿走不下去,所以到达别庄这里的人不过只有当初的一半人数。 这些人到达别庄以后,就有专门的人把他们引到简陋的木棚中,然后一日三餐供给他们浓稠的糙米豆粥。 等他们这些人缓过精神以后,别庄就雇佣他们建造围墙,在四合院外围建造一层围墙,将义军所在的住宅地保护起来。围墙建好以后,便在围墙的附近建造四合院。 四合院赶在初冬之前终于全部建好了,等流民们搬进四合院以后,沈凌便命李贵从中挑选身强体健的进行军事训练。剩下那些人便送去铁匠、木匠、郭郎中那里打打下手。 当流民们全都被安排好活计投入到庄内的生活中时,严冬到了。 外面的形势也开始变得严峻。 一支发源于汉中附近的起义军在攻占了两个城镇以后,声势越来越浩大,加上适值严冬,流民饥寒交迫之下纷纷加入其中,人数一下子从几千涨到了数万之多。 京城的皇帝以及百官有些坐不住了。往常灾年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扯起大旗起义过,后来不是被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