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2页 (第1/2页)
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有一半多的家庭愿意把自家孩子放到学堂读书,毕竟十岁以下的孩子干的农活有限吃的却不少,送去学堂还能省一顿饭。 作者有话要说: 赌石书到了,以后就可以写赌石了。 第133章 清晨的阳光照进学堂时, 学堂里已经坐满了五岁到十岁的孩童。他们坐在结实的木凳上, 抚摸着面前光滑的木桌,不时同周围的同伴小声说着什么。 杨秉文迈进学堂时,所有人不由停下了小声的议论。昨天晚上, 差不多每个孩童都被家里的大人告诫了一番,要在学堂里好好听先生的话,要不然先生会拿戒尺打手心或是不给饭吃。 有赖于此,虽然杨秉文看上去比较年轻, 说话声音也不大,但是孩童们还是对他表现出了十足的敬意。 本来沈凌是想要自己亲自培养那些孩童的,但是庄里的事务太多, 每日听路管事的汇报就占去了太多时间,所以她便花高价从县城里请来了这么一个私塾先生。之所以选杨秉文,是他比其他人要开通一些,也能接受沈凌的一些想法。 比如, 沈凌建议他可以把那些新入学的孩童根据年龄分为六组, 然后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内容。还有教授的内容中可以少一些经书,多一些实用的算术、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杨秉文都同意了。 沈凌还怕他会阴奉阳违, 明面上答应背地里却依照自己的风格行事,因此特地到窗外听了几天,发现杨秉文确实是按照自己的意思照办的, 方才放下了心。 她从学堂外面离开后,便信步出了别庄。 正值春光明媚,地里的野菜东一簇西一簇的都冒了出来。放眼望去, 就见田野里每隔个十几米就有一人蹲在地上挖野菜。 距离秋收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这个时候就是家里比较宽绰一些的佃户也没有多少存粮了,因此家家都会派出一两个人来地里挖野菜,多少能缓解一下家里的口粮问题。 沈凌想到这里不由望向正在庄外cao练的两百名家丁,他们正在二十个匪人的带领下练习刀枪棍棒。 在练兵打仗这一块,沈凌自问是门外汉,所以几乎不过问,也不贸然提出什么建议。只要他们带领二百名家丁好好练习武术即可。 如今这么一看,倒也似模似样。 沈凌看了几眼,心思就不由转到了别处。 去年冬天的时候,她借着匪人们去郡城的机会,将空间的时间流速调快了好几倍,原来的十几头小牛立时繁殖到了几十头。 匪人们回来的时候不仅带来了好几车马车,还有几十头死牛。牛皮当即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