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3页 (第2/2页)
不喜欢战争。 不过也不由任由传闻这么继续下去,要不然不出半个月,她就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祸水。 沈凌后来命人去打听了一下,发现上书要征讨宋国的大臣有两个。一个是礼部侍郎,属于文臣。另一个则是大将军齐武,属于武将。 沈凌想了想,便有了对策。在她的建议下,高桢将礼部侍郎找来,也不多说,直接宣布了一道圣旨,任命礼部侍郎为大同督军,即刻出发前往大同cao练当地的将士。 而大将军齐武,高桢则派他去了外省征粮。 这两个人走后,高桢语重心长说了一篇话,大概意思是说,只要礼部侍郎和大将军今后能将大同的将士cao练好或是能够征到足够十万大军吃的粮食,他便即刻宣布挥师南下征伐宋国。 这样一来,人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转移了。邺城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以礼部侍郎那样的文臣能否降服住大同那些兵油子,或是大将军那样的大老粗能否和当地的地方官沟通征到足够的粮食。 事实如愿朝着沈凌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礼部侍郎来到大同不久,就被当地的将士狠狠削了面子,这事传到邺城时,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讨伐宋国的事了。 他们看的很清楚,高桢根本没有讨伐宋国的心思,礼部侍郎和大将军提了这个建议,便被整的灰头土脸。既然这样,还不如顺了皇帝的心思,又能不得罪皇后,何乐而不为。 沈凌将这件事压下去以后,心里也知道北齐国力日渐强盛,讨伐宋国是早晚的事。而且与高桢的守成不一样,高阳继承了先祖的野心勃勃,年纪虽小,已经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才能。 沈凌觉得,轮到高阳做皇帝时,只要运筹得当,只怕真能统一南北。她心里存了这个心思,就命底下的人密切关注宋国的一举一动。 宜芳公主的父亲几年前已经薨逝,现在继位的是她同父异母的大哥宋岩,宋岩比她大上十几岁,是一个性格沉稳的君主。宋国实力在他手里虽没有壮大,但是却也没有衰败。 不过宋岩的嫡长子宋斐却没有继承宋岩的端方稳重,底下的人回报说此人好色成性,府邸里的侍妾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些侍妾有的是下面的人送的,有的是他自己看上硬抢到府里的。 为了他这个毛病,宋岩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但是因为宋斐的长子身份,加上他除了好色贪酒外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因此宋岩至今也没有要换太子的心思。 沈凌打听到宋国现今的情况后,就秘密培养属于自己的一股势力。每年趁着高桢父子们去草原避暑秋猎的空档,沈凌都会偷偷出宫一趟,亲自查看底下人的办事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