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页 (第2/2页)
才,自是分内之事。出厅堂, 直面天边一角射入的晨光。 赵志成在其身后,踱步慢行,双手轻扬。听闻面前的人说此话,正打算说些什么宽慰的话, 突听身前背影微微一颤,稳定问道。 据说,之前省试排定名字出了不少争论是吗 赵志成笑了笑, 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你我也都做过主考官,皆知前三甲的案卷皆是上上等, 分出对错名次不过是看依据的评判而已。第一者吴光中, 诗赋论皆是上佳,挑不出什么过错, 第二名杜文翰, 诗昂然慷慨, 颇有先人之风,第三名萧灵隐,策论尤为出彩,言之有物,洋洋洒洒,乃奇论也。高学士作为主考官时,密封选卷排名次时,见此论,大惊,惜其才,欲擢其为省试第一。 哦,原来还有这般事情。温如成边走边答道。 可不是吗那论却是做的不错,加之诗赋也好,大多数人也是欣赏其才。可惜,林侍郎坚决不肯,直言取士当重诗赋,萧灵隐虽是奇论,但未免失了妥当,失了中和之气,不应擢为第一。 那最后就选了吴光中。温如成停步,袖摆微微后扬。 既是北地士子,在朝中自然更受欢迎。赵志成轻叹了口气。 赵大人,我记得当年你是吉州秋试第一,后来又选为省试第三吧。 哦,呵呵。已是多年的事情了,若不是大人你说起,我都不曾记得了。 吉州可真是个出读书人的好地方,今年的榜上又有不少吉州人士。温如成笑了笑,道。 我们南地,或许除会应试外别无它用,大多士子重视科举,不过是以此谋得一个出身前程罢了。 如今朝廷,南北各占一半。比之当年,朝中士子尽北地,已是让人大为宽慰了。科举教化之事,利民利国。为谋前程而读书,也未尝不可。你我又不是那些北地高门大户出身,如今有这般成就,都是当年长辈缩衣节食,勤俭持家,存下银钱供我等求学所致。通宵达旦,彻夜苦读,哪个读书人没经历过,既然比不得高门大户,自然更是负担重重,你也应是理解谋取前程之事的。温如成缓缓劝慰道。 愚懂,但亦可悲。当年,我等求学,尚有一番意气。可如今呢承平已久,早已失了锋芒,词臣阿谀奉承,欺瞒媚上,像那个北地吴光中,出身河中吴氏,吴家宝楼,藏书万卷,谁人不知。想他坐拥宝山,见识不凡,偏偏做的些什么诗赋,竟全然一片雕琢粉饰,全无贤人之风范,这样的士子,还能夺得第一,可晓得如今朝中人大多如何想得。当我大晋立国之初,帝王提拔寒门子弟,硬生生擢落朝中宰辅,高门之子弟。可如今呢这朝廷,这江山,这百姓,又有多少人还在意赵志成的声音慢慢低了下来,直至毫无声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