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页 (第2/2页)
与陛下相识多年,对萧相更是钦佩,面带几分憨意的他问道:这我就不知了,萧相和陛下不是都好好的吗 你这傻瓜。女子见了后,笑骂道。 陛下这几年来,小病不断,荒于政事。我是担心呀,陛下这人一旦走了,萧相可怎么办 男子闻言一愣,出声说道,不至于吧,如今内阁已建,就算没有陛下,萧相也不会运转不过来,再说陛下不是好些年都不怎么管政事了吗 听了男子的言论,女子只能感叹一声。 这朝中上上下下除了几个知情人以外,谁又知萧相萧灵隐和陛下二人之间的情意,他们最多只知二人君臣相得,只知陛下是个温顺到毫无半分帝王气势的假皇帝,这泱泱大晋,若说权力最盛,名声威望最好的,唯独一个风流无二,文武双全的萧相罢了。 曾经,她也这么认为的,这盛世江山,她年少无知读书时观史书,读到晋朝这一段,总是那么的佩服萧相,不屑那个高高挂起,毫无作为的皇帝。 直到,她来到这片真实的历史,才明白历史又怎么可能仅仅是史书所说的那般简单。 一笔而过,短短十余字,便定下了他这一生的成就。 晋朝慧宗,温和柔顺,乃守成之君也。 历史风云突变,当年辛辛苦苦建立的政局终究也逃不过衰亡的局面,既是得罪了士族子弟,又怎么会有所谓的好名声。 在这个时代沉浮多年的她依旧钦佩萧相,钦佩萧相的才干学问,钦佩他的志向高远,钦佩他的力挽狂澜。 但她更替陛下担忧。 那样一个俊雅无双,本应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游荡于山水之间,吟诗作画的男子,却这一生都困守于皇城之中,从生至死,再也没出过这巍巍皇城,九重宫阙,去见他脚下这片辽阔无比的江山。 犹记当年,九曲回廊,他站在梅树下,转身而望,温雅雍容,大袖飘飘。 她那时便想,这样一个人,若非出生帝王家,定是个风流儒生。 可惜,可惜,幸好,幸好。 可惜他身虚体弱多病,幸好那人陪在他身边。 这些年来,她看着他们一路走来,扶持至今,看着晋朝逐渐兴盛繁华,看着这大晋朝的江山越来越大,看着脚下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越来越富足。 一晃二十五年了,她当年从这副史书上仅仅一句落水而亡的身体醒来时,不过是个年岁十四的小丫头,身处皇宫之中,虽为公主之身,却担忧受怕,几经波折,幸得作为皇兄的他多加照顾。 马蹄声连连,她轻掀开帷幕,遥望路旁青柏,亭亭而立,怔怔想到这些年来,她所经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