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页 (第1/2页)
不能有不恭敬的心理,要恭恭敬敬的把他请出去。 伤筋动骨一百天,还没到三十天,赵家的人就上门了,一见面就扑通的跪下了,跪求迁户口。 弥生自然知道是个怎么回事,只可惜现在的主动权掌握在弥生的手里,曾经他们不是狮子大开口吗,现在弥生也要这么做。 给钱,要是不给钱,那小孩的户口就永远留在你们家吧,反正现在着着急的不是她,是他们。 赵家的人虽然极度的不愿意,但是想到高人的话,还是乖乖的凑了一百块钱。 果然,户口挪完了,他们家就没有出过什么大事了,只是现在,他们家的资产近乎没有,两个儿子还都在床上瘸着呢。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小孩的身子骨好,才不过一个半月,伤口就可以拆线了,现在的医疗技术还不是特别高,不可避免的要留下一条长长的疤,但是索性是营养好照顾的也好的愿意,小孩的骨头的成长情况非常的好。 只是现在还需要一直架着拐杖,需要弥生比较细心的呵护,弥生就放弃了自己卖鱼和收购农产品的工作,把这些全部都教给了村支书家。 这种生意到底是有饱和的一天,就算是她现在不说,人家打听到了也就说模仿就模仿了,倒不如趁着它还有价值的时候,发挥它的剩余价值。 毕竟弥生可没打算把自己的一辈子都耗在小摊上面,她要的是趁着目前的时代特性,成为经济潮流中的踏浪者和参与者。 这些给出去的东西还包括她这几个月在各村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和商业链条,村支书的大儿子只做了一天就说是好,这可比做个工人要赚钱的多了,村支书一高兴,就什么都答应,因此就算是弥生开口要他帮忙批一块地方出来,村支书都同意了。 弥生做的这几个月的生意,赚了差不多有上千块,除了吃喝,几乎没有动过,现在她要拿其中的五百出来,盖一个厂房,非常小型的那种,用来加工成品衣服。 样板都是弥生掏了自己的记忆做出来的,已经打好了版,做了样衣,都是一两年后就即将流行的版式,现在做,一定能成为时代的潮流的引领者。 都说小孩女人的钱最好赚,什么时候都是这个道理。 她在外面的时候打听过了,缝纫机的价格居高不下,要是做小作坊,买几台机器就能把她手里的钱全部花完,还不如先多雇佣几个农闲时候的农村妇女,反正像是她们,那是一个比一个的勤奋。 现在的劳动力,还没有机器值钱。 至于批量生产的问题,还是等到以后资本积累到一定的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