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页 (第1/2页)
不管如何,新的王朝开启了。 戚善听完父亲的话,半晌无声。 安国公喝完了一杯茶,才听她突然问:“您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同我说?”她抬眸,眼神复杂,“据我所知,九寺掌握的兵力虽然不弱,但也不足以和杨将军手下的人相比较。” 换言之,魏澹这次逼宫,按理说胜算极大。 “……果然瞒不过你。” 安国公没想到戚善反应如此敏锐,他怔楞,然后欣慰地笑了一下,和盘托出:“……是你祖父。” 他定定地看着戚善,表情无奈:“我也是才知道,你祖父原来是支持六皇子的。” 安国公也是昨晚才知道,一向劝子孙不要掺和进帝位之争的父亲,居然在这紧要关头把早些年陪先帝打天下带出来的兵力都交了出去,给了六皇子。 他一眼就认出了六皇子侍卫队中,有戚家的人在。 也正是因为戚家军的帮助,再加上九寺的人,六皇子才能压了二皇子一头,坐稳了皇位。 安国公叹息:“你祖父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向来在这一方面比谁都敏感。” 他说:“阿善,这一次……我们家又挺过来了。” 戚善失神。 登基大典很快进行,魏洵正式登基,年号崇章。 皇后成了仁熙太后,居于坤西宫。三皇子魏琰也被封亲王,领了自己的母妃出宫住在一起。大家都以为继位的崇章皇帝会对二皇子魏澹下杀手,万万没想到他居然留了二皇子一条性命,只把他圈禁起来,虽无人身自由,却衣食无忧。 更让朝臣心服口服的是,这位新圣上虽然降了一同逼宫的杨将军的职,却没有撤了杨将军独子杨瑞英的副将职位,还将他派往西北,继续镇守边境。 这一举动不仅使得杨将军在牢中当场涕泪纵横,还让其他朝臣都忍不住赞圣上心胸宽广、非常人能及,再一想那遗诏中先帝夸他“忠孝仁德、人品贵重”,又深感先帝的确有眼光。 杨瑞英去西北的那一日,只有戚善来送了。 短短这些时日,他已经消瘦许多,面颊都有些凹陷,但是目光却更加坚毅。看到戚善来,他无声微笑。 两人相对站立,秋风萧瑟,戚善突然觉得今日有些凉。 她说:“对不起。” 从头到尾,她什么都没帮上忙。 “你从没做错什么。”杨瑞英觉得她低头的样子看着有些可怜巴巴,就拍了拍她的头,莞尔一笑:“我们都不是孩子了,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她两不相帮,已经是对双方最大的善意。 无论是他还是魏澹,都很感激她在这件事上的无所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