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8页 (第2/2页)
品, 君越是第二位。 “谢谢楠姨,谢谢孙叔。东西一定要收,这不是送给您二位的,我带来是送给耗子还有弟弟meimei的,小米是自家的, 腊鱼也是我们村湖里捞的,rou, 是我自己弄的。”再次表达感谢。 孙父是个明白人, 一听就明白了。但他也挺好奇的, “你们那湖里的鱼都这么大?” “不是,但有一半都有这么大。也是运气好,去年年底风雪封村, 都没啥事, 大家就折腾湖里的那点鱼……”君越说了年底他创造的奇迹, 但没有说是他弄出来的。还说了,村里家家户户都分了鱼,当时出不去,不少人家想给亲戚家送也没法送,就有人教了南方熏制腊鱼的办法,全村都跟着学。 现在家家户户都还有腊鱼,当时鱼多想着给亲戚送点。可春耕以后,就没有人再提这茬。 孙父在脑海中想象着那副场景,真带劲。可惜他没有遇到。 君越说话很会说,让孙氏夫妻愉悦的收下了他带来的礼物。孙超和meimei也在一边,虽然耽搁他们吃饭,可高兴着。 送走君越,孙母在俩孩子期盼的眼神下,割了二两腊rou,给孩子们改善生活。 腊rou炒菜,香的满楼道都能闻到。 不少妇女在洗碗的时候打探,“你家来客了?” “嗯,老家的亲戚。”孙母明白她们是什么意思。 “你家亲戚挺大方的呀?” “农村就是这点好,别看没啥钱没啥票,可吃菜方便,自己种。村里集体组织打猎摸鱼,分到不少。这不,来京城有事,就给我家送点过来。让我们一家也改善改善生活。” 孙母说的不咸不淡,既解释了腊rou的合法性,也说明白了腊rou的来处。一次性堵住了她们的嘴,免得以为她私下买卖这些。 “是呀,乡下有亲戚还是好的,不光是占便宜,遇到好的懂事的亲戚,还是不错的。”说话的妇女是一位以前总说孙家经常来泥腿子的妇女。 孙家因为常来乡下亲戚,一层楼有几户人家的妇女,总是私下嫌弃,说什么泥腿子,有时候说的很难听。 “呵呵!”孙母不想继续说这个事,确实有些亲戚不咋地,但大部分的人都不错,虽然家里条件差,可来的时候还知道带些菜。 送些小菜,也代表他们有心。她也心有安慰,不是想要他们送什么贵重的礼物,有时候就是看你有没有心。 君越回招待所,是一路走回去的,回到招待所,想着还得住多住一天或者两天。关紧门窗,拉进窗帘,进到空间,又海吃海喝了一顿。 刚才和耗子一起吃饭时,是他是收着吃的,吃的很少,大部分都让耗子吃了。看耗子吃的那个欢实,就知道这家伙吃食堂肯定没啥油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