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2页 (第1/2页)
参加工作三个月,他慢慢熟悉了需要做些什么。工作慢却很是严谨,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哪怕你一天只做一点,都没事,但必须要严肃认真负责。 带他的老师傅郭槐是古建筑方面的专家,工作的时候君越继续学习,一点也没有放下。 八点,准时到达办公室,工作环境不错,在偌大的皇城内。 “师傅,早。”放下深蓝色的挎包,里面房着饭盒筷子,还有自己带的坛子菜。 “早,小越,天气冷起来了。骑车得注意啊,地面滑。”郭师傅抱着手里的小暖炉。他请博物院另外的同事帮忙修复的二手老暖炉,是他从外面的二手店淘来的暖炉,适合上班时暖手。 “嗯,师父,有注意的。您也是,我带了meimei做的小葱炒豆豉。中午,尝尝味儿,要是喜欢吃,明儿我给您送一坛。” 郭槐是个老好人,也是古建筑行当的老匠人,家里祖上几辈都是做同样行当的。他与家里长辈一样,打小就学这门手艺。 但也有不同,他不只是打小学手艺,他一直喜欢读书,还专门学过建筑学。所以,理论与实践他都有,还都是专业的。 古法,榫卯结构的古建筑,以及现代建筑的修筑,他都有丰富的经验与理论知识。也是行业内的专家。 君越跟着他,非常幸运。他能学到更多,他想得到的。 最近的关于铺设沥青马路,拓宽马路拆除牌楼的事情,君越洋洋洒洒的写了几万多字。 他不反对铺设沥青马路,也不反对拓宽马路,只是要动一些不该动的东西。那就不成。 回到空间,他顶级墨和宣纸用毛笔改变了原主写字的方法写了出来,连夜悄悄送到了相关人员的案头。 很多习惯的地方都故意做了改变,就是有人找他验笔迹,也验不出来什么。 他还给出了老城新城相结合的可行性报告。以及老城老房怎么改造的问题也有相关报告。 君越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他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居然被上面采纳。 没多久,他被暂时抽调到老城的改造部门,轰轰烈烈的老城改造开始。 “苏工,下水管道还要再增加?”工头拿着图纸走过来,皱着眉头。 “对,要改,必须再增加,管口也要增粗,不能细。” 他改良了一些管道,比老式的下水管道更好用。减少了下水道的拥堵。 改造工作,一做就是几年的时间。 几年的时间,君越事业婚姻恋爱几不误,他的爱人是古建部郭槐的闺女郭红英。是胆子大的郭红英先追求的他,在被追求的时候,他也了解郭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