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页 (第2/2页)
现在一直不下雨,看着有点像四二年时。” 边上还有一位老马,从锄头中间拎着,一下一下的用锄头撞击地面,发泄心中的不安,每一次都使劲的撞击,发出沉闷的“咚咚咚”的声音。 在场的老人无比的担心,他们想到了那个战乱时的饥荒年月,饿殍遍野,到处都是瘦骨嶙峋的老人孩子中年人。 能有草根吃都是不错的,那样的日子,想起来都上头,可不想再经历一次。个个都深锁眉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的好。 君越已经做了准备,空间内也在不停的种植粮食。万一这边真的干旱严重,他可以悄悄的伸出援手,看着人饿死,他真是做不到。 “唉,老哥哥们,还是做两手准备,别大意。” 君越是在场五十岁以上的老头子中读书最多的人,他还有一个外号:书呆,书袋。 “对,书呆,你也让你家的大队长今年和支书商量商量,别放卫星。 本来不放卫星都得饿肚子,再放卫星,那得饿死人。” 老黄来找君越,主要就是这个意思。让君越影响大队长唐高明,千万别对上面吹牛,说什么:亩产万斤,五千斤。 这股歪风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吹来的,简直是害人害己,也不知道那人当初是不是脑子进屎了。 “说了,前几天就报了上去,按照往年的实际数字报上去的。回来后,说了,咱井湾觉悟最低,报的最少,上面很不满。 今年的任何先进都与咱井湾没有关系。” 君越早就开始给儿子还有支书老汪洗脑,不管怎么样,先把这事堵上,千万不能吹牛。 “呼。”周围的老头子齐齐舒了一口气,还好,好险啊。“这时候还管什么先进不先进,只要不饿肚子就行。” “嗯,但老哥哥们,咱还是不能大意。万一今年收成差,交了国家要上交的粮食以后,可能分不到粮食,或者还不够交上交的粮食。 咱们主要还是要多准备山货,干野菜。上山找找野生的红薯,土豆,山药这些裹腹的玩意儿。” “嗯,是得多囤。” 几人纷纷点头,周围的老人聚集来不少。 回家的路上,老爷子们三五个一小群,边走边讨论。 半夜,君越起身,挑着箩筐又去了黑市,约好的。 在老地方,堆好粮食,还有一百五十斤油,地上用一块干净的塑料铺着,摆放着各种新鲜的rou,猪rou,鸡rou,鱼,鸡蛋。 摆放好,等韩家人来。 不到二十分钟,呼啦啦来了好些人,直奔君越的摊位前。 “老板,我们来了。”带队的是韩家老大,人数真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