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页 (第2/2页)
给。 “母亲,儿子自认一向孝顺。 自从父亲西去以后,儿子承袭爵位,住在荣禧堂的人按规矩应该是儿子。 可您偏心老二,什么都为他着想。府中除了这个爵位,其余的无论的银钱还是家产,还是按照规矩本该儿子居住的荣禧堂等等,儿子都让着老二。 为此,儿子住到了原来南院的马棚边。呵呵,一位一等将军住在自己的府里,居然住的比客居的二弟还差。 您知道外面的百姓还有官员贵族是怎么议论儿子和还有母亲以及老二的吗? 如果您能耳听八方,一定能听到有人说。全京城规矩最差的勋贵官员府中就是咱荣国府。 承袭爵位的兄长住到马棚边,一位普通的员外郎住在一等将军的府中的主院。 那些人说的可难听了,可他们没有说错的就是,因为您偏心,不正视那些先辈留下的规矩,府中的风气还有名声,已经一落千丈。 贾家几代人积攒下来的那点点微末名声,全部被您和那假正经,饱读诗书的贾政败的一点也不剩了。 说白了,二弟总有一天是要从荣府搬出去的,或者是他的儿孙要搬出去的。 能承袭荣府的只有儿子的子孙们,荣府未来的主人依然会是儿子的后辈们。 母亲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王氏在府中兴风作浪。琏儿的生母,还有我那可怜的瑚儿,是怎么死的,儿子可不信您一点也不知情。 琏儿生母的嫁妆,被搬的差不多了,还有琏儿生母的那些能银钱生银钱的嫁妆铺子,庄子,十几年来,儿子没有看到账本,也没有看到产出的出息。 别告诉儿子,都赔钱了。儿子虽然不聪明,可也不是那真蠢蛋。 当年王氏做的事,儿子也不是一点证据都没有。 两日前,儿子晕倒之后在生死关头,忽然觉醒,明白了很多事。 既然母亲不在乎儿子,儿子也不会死乞白赖的恳求母亲正视儿子一眼。 既然如此,儿子就想着公事公办,一切都按照规矩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后咱府中就得按照规矩来。 儿子也递了折子上去,请皇上恕罪。这些年来,儿子因为在意一些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亲情,过得浑浑噩噩,府中的大小事情都不管…… ” 妈呀,一次性说了小半个时辰,把贾母说的一楞一楞的。来请安的王氏被吓的眉心一跳一跳的。 当年的事情,她做的很隐秘,怎么就被贾赦那傻子给发现了。还有证据,不对呀,当年知道的人很少,她都处理了呀。怎么发现的,真是奇了,怪了。 她不敢问,不敢多说话。只是恨恨的对着现任大嫂邢夫人怒瞪一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