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页 (第1/2页)
韩母不愿意继续在弄堂内和隔壁姓朱的闲扯,周围围着的人越来越多。都堵在这儿听,烦躁。 “哎,韩mama别走啊,看看你家小越给寄来了什么土特产。” 又来了一位弄堂内的邻居起哄。 “对呀,对呀,拆开看看。” 韩母:……想死。都是些什么人啊,一群堵着要看包裹,不看会死啊。 拗不过这些假热情的街坊四邻,无奈的在外面打开包裹。 两人伸出手托住包裹,包裹就是个厚实的纸盒装的,有些大,最上面有封信。 下面是蔡红梅自己晒的干豆角,茄子,辣椒等。还有一只风干的兔子。 “韩mama,你还觉得不值钱啊。这可都是小越的心意,这比十几二十块钱贵重多了,都是小越的心意。” “对呀,小越不错了。” 韩母:“我……”想说点什么,都没法说。 远在东北的韩君越没有想到,整条弄堂的阿姨奶奶们都站在他这边,即使多年以后,那些人都记得整条弄堂里下乡的孩子中,就属韩家老二最有良心。 青山屯 九月,青山小学已经开学。 左右两座屯子靠近青山屯的人家,有适龄孩子的人家,只要家里条件允许,都有送孩子来上学。 青山屯好多孩子还有些在上小学一年级年龄超纲的孩子都来了。 大多数父母不指望自家的孩子成龙成凤,但还是希望他们能上学认些字。不至于像他们这些人生活在战乱中,即使有钱也不一定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给他们学习。 不认字还是不行,但也没有多的期盼,什么出人头地,压根没有想过。 一共五个年纪,五个班四位老师,韩君越教一二年级的数学,何晖教三四五年级的数学。陶玉茹教三四五年级语文,本屯子的潘森教一二年级的语文。 韩君越家里一大摊的事,哪儿会选任务多的教学工作。 天蒙蒙亮,韩君越悄悄的起床,尽量让自己发出的声音变的很小。 洗漱完毕,拿着小镰刀,挑着一对大竹筐。从后门出去上山,口袋内还装着一个白色的小布袋,是收集种子用的。 也该到了猪笼草结种子的时间, 遇到他都会收集种子,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会开始打猪草,不但有猪笼草还有别的猪草一起,割回来洗干净,然后坐在屋檐下用菜刀切碎,然后去到后面搭的大灶煮猪食,两口大锅能一次性煮好家里十头猪的口粮,中午回来再煮一次,下午下工又煮一次。 这些他都不让妻子蔡红梅插手,全是他一个人做的。 后院的一百只鸡,吃了猪笼草晒干磨的粉,如今正疯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