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88 章 (第2/3页)
存粮,总之,飞羽卫就如同嗅觉灵敏的猎犬,谁家有充足的存粮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飞羽卫们办事利索,等他们一行迤迤逦逦终于行到淮安的时候,跟在后面的已经又多出了五万石粮食。 淮安城是江淮平原最为繁华富庶的城镇,要在江淮买粮,就不可能绕过淮安,段铭承也没打算放着这块肥rou不啃,直接入了城之后只勒令知府宁博裕开官仓,与巽风核对数目,验看是否以次充好。 他虽然并未亲自露面,但消息却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座淮安城。 靖王段铭承驾临淮安,正在大肆收购粮食。 知府宁博裕自从那一次被靖王当面寻了不是下了脸面之后,心中就始终不自在……他若早知道那个卫氏女的遗脉会阴差阳错入了靖王的眼的话……又怎么会…… 心中不是不后悔,只是后悔也晚了,和纪家二姑娘的定亲早就人尽皆知。 何况……宁博裕自诩浸yin官场多年,他心中尚还留存着些许隐秘的庆幸—— ——虽说那一日靖王殿下给那纪家大小姐出了头撑了腰,但……却也没有过多追究。 这其中究竟是靖王殿下单纯见不得一个弱女子受家族欺凌?还是不想太过插手与卫家有关的事?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那件事之后纪正则曾携厚礼亲自上门拜访,一则是不想断了这门亲,二则是靖王的这一举动让他们两个自诩老谋深算的人都有几分摸不着头脑。 ……那卫家……在上边的心里,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安国候卫昊阳是前朝武将,手握重兵戍卫西北边境,一生戎马,几乎都在与鬼方抗衡。 这样的家族,按理确实可以夸一句国之栋梁肱股之臣,但……毕竟是前朝臣子。 这也是为什么宁博裕执意要换了人选才肯做亲的原因。 再是忠勇,到头来也只怕是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阅遍史书浩荡,有哪一个皇帝能容得下一个手握重兵的前朝武将?!有外敌的时候,自然是要安抚重用,但……若外敌没了之后呢? 就不要说卫家那样的前朝旧臣,就哪怕是在位天子亲自提拔任命的将领,都还有个功高震主的说法,战败是罪,战胜也是罪,端看圣心到底信不信你而已。 对于掌权者而言,想要除去卫家,不过是举手之劳,甚至无需明示于人。 而今看着还在,也不过是留着还有用处罢了。 只怕卫家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宁博裕心不在焉的端着茶盏——否则能十余年都乖乖缩在边关低调行事? 别看现如今和鬼方打得有声有色,据说军情急报一封接一封的往帝京送,可实际上怎么样谁知道呢? 宁博裕心中冷笑。 畏惧君王,养寇自重,自古不知多少人玩过这一套,早就不稀罕了。 日后……也不过就是看到底是卫家发难还是朝廷降罪罢了…… 就连仁德如宋祖,黄袍加身后都还搞了个杯酒释兵权,那还是宋祖自己带出来的武将呢。 而卫家,就连前周都容不下,而今已是大夏,改天换日之下,可从没听过有哪个为人君者肯放着个前朝武将招摇的! 反复无数次的推敲和盘算,宁博裕到底还是相信了自己的推断——卫家,迟早都会倾覆。 若是倾在边关,或许还能得一个褒奖,毕竟文死谏武死战。 但若有回京的一日,只怕想死得好看还不容易了…… 宁博裕和纪正则密议许久,彼此都算放了心,然而却就在不久之后,纪家无端端被撸了皇商资格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