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节 (第3/3页)
得宠,入了钟世子眼,那便相当于同时在皇帝和太子面前留个名字。 “最近天冷风凉,感了风寒,再养养就好了。青州那边风也很大,总得习惯。”钟华甄摇头,轻轻推开热汤,说句没事。 李肇握着酒杯道:“钟世子要回去,最好先同青州的人问问,新地方总是磨人,要是回去便伤了性命,没待两天就去了,总不是好事。” 他的话看着像为钟华甄着想,连语气都是普通的,让人反驳不了,但字句含义全然是针对,皇帝皱眉:“肇儿。” 钟华甄心想李肇果真是亲近冯侍郎,这事竟也能迁怒到她身上。 她只说:“华甄少回去,不太认识人,倒有过好友去过临近青州的邺城,听说水路好走。” 有人出声道:“陛下前阵子在烦心邺城的事,恰好兖州离青州近,又是一方水路,现通判贪污入狱,早已问斩,世子总得回去一趟,不如由世子推举位熟人,刚好有个帮衬。” 开口的是王长史,是个话多的马屁精,说话总能说到皇帝心坎里,多番承上赏赐。 钟华甄视线瞥一眼李肇,他放下酒杯,什么都没说。 兖州坐地不大,靠近青州,但邺城走水路,四通八达,是必不可少的码头之一,隐有皇家水道。 长公主皱眉:“长史老糊涂了?甄儿才十几岁,出了事担不起责任。” 王长史嘴巴厉害,但人是外强中干的,知道长公主护儿,忙擦汗道:“是老臣疏忽。” 钟华甄也回道:“多谢王大人好心,华甄年纪尚小,朝中大事,不敢妄言。” 皇帝好像在想什么,没做表示,但在聚宴结束后却单独留了钟华甄半刻钟。 他为了表示对钟家的偏宠,经常找钟华甄,时间不长,有时问她和李煦处得怎么样,也可能问长公主最近做了什么事,实在没什么说,就让她拿两本书给李煦。 今天会留她,意料之中。 侧殿书房摆榆木烛灯,紫檀木扶手椅精致奢贵,皇帝赐座,钟华甄谢恩。 “朕倒觉得王长史说得有几分道理,”皇帝直接说,“你母亲看着脾气不好,其实只把你放心上,如果能有旁人帮衬,最好不过。” 钟华甄说:“母亲要是知道陛下这般为她着想,定是感激不尽。” “朕欠她的,”皇帝叹气,“你父亲从前孤身一人,在外征战,战功赫赫,虽是受民爱戴,但年近三十还未成亲,在闺阁中的名声并不太好,有人还为他写过诗,说他红颜知己遍天下,比后宫都要多三千,她当初为朕嫁你父亲属实委屈……不说也罢,只可惜刀剑无眼,她没了丈夫,你也没了父亲。” 威平侯比长公主要大十多岁,年轻时就开始征战沙场,为了不让自己因妻儿所累缩手缩脚,硬是拖了很久没成亲,他青楼知己不少,没几个贵女愿意嫁进钟家。 皇帝那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皇子,长公主也不是公主,是同他关系好的太傅孙女。青州兵力雄厚,连先皇都忌惮,若收为己用,必是一大助力,但钟华甄父亲那时并不打算卷入皇宫勾心斗角。 钟华甄顿了会后,才道:“母亲鲜少提及这些事,大抵是从未觉得难过。她孤身抚养我长大,不愿再嫁,多年来为父亲吃斋礼佛,我也想她日后能过得平安些。” 皇帝一派明白样,“王长史惯会揣摩朕的心思,你提了好几句青州,他脑子转转就能想到你最近想回去看看,刚好兖州临近,邺城缺人,王长史便想借花献佛。这提议虽有突然,但也不是不可以,你心里可有人选?” 钟华甄似乎不太好意思,“母亲说我及弱冠后才可离京,我也就随便说说,没想到这都被您看出来了?” 皇帝无奈发笑:“煦儿护你跟虎护食样,你比他心思浅得多。” 她想了想,没有拒绝,却好像还是不太知道说什么,犹豫之下只好道:“华甄不常接触朝务,若是荐了太子的人,您恐怕觉得华甄感情用事,不知礼数,前几月倒是遇过一回状元郎陆郴,心觉他满腹经纶,刚正不阿,这种正直之人,应当不会故意给人难看。” …… 两个宫婢在殿门前等候,手中的螭纹宫灯坠流苏,随风轻飘。钟华甄被皇帝身边的老总管送出来,她拱手言谢,老总管忙道句使不得。 夜晚的冷风大了一些,呼呼从耳边吹过,但钟华甄没觉得冷,只是松口气。李肇握住她一个把柄,要她做一件事,把状元陆郴推到邺城通判的位置。 很简单,但也容易让人发现是她做的,所以必须得先把自己摘干净。就算王长史不开口,待会也会有人说上一句。 李肇避过那么多人单独找上她,事情一定有蹊跷,但她还不想自己查的事暴露。 高高挂起的宫灯驱走黯淡的晦暗,干净台阶铺青石板,宽敞的走廊立着一个挺拔的人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