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页 (第2/2页)
岑若略有狼狈地转身去了厨房。她觉得季蔷状态很好,看起来没有哀愁。 大概是自己多想,季蔷并没有知道什么不该知道的东西。 她却不知道,在她转身之后,季蔷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季蔷特别难过地看着岑若的背影,无声地说:可太阳也会被乌云遮蔽啊。 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放晴呢? 吃饭……哦不,吃面的时候,岑若风轻云淡地问季蔷:“你喜欢什么电影?” 她满以为季蔷会说即将上映的好莱坞大片,这样她就这样若无其事地说“我已经订好票了我们一起去看吧”。 没想到季蔷想了一下,说了一部老电影。 那部老电影是陈巧演的,为了做好采访,岑若看过无数次,早已快看吐了。 但她没有想到,季蔷竟然会喜欢这一部电影。 嗯……怎么描述它呢?大概就是豆瓣文艺女青年的最爱,每句台词都能被解构出一千种深意,“国产烧脑片之最”、“五十个隐喻你看懂了几个”……之类的。 倒不是说电影本身无病呻吟,只是象征手法用得太多,显得深奥晦涩。 季蔷不爱装逼,不像是会慕名看这类电影的人。岑若甚至有些怀疑:季蔷看得懂吗? 但岑若忽然想起季蔷和陈巧逛街的那一幕。 她下意识问道:“你喜欢陈巧啊?” 出口之后,才发现语气酸溜溜的,根本不像自己会说出来的话。 季蔷倒是没察觉,点了点头说:“你不喜欢吗?” 岑若之前采访过陈巧,现在还加着对方微信。 陈巧是一个美丽又风情的女人,在采访中,岑若发现她聪慧通透,世界观非常豁达,是有大智慧的人。 岑若很敬佩陈巧,但…… 岑若换了个姿势,仔细挑拣用词,说:“她演戏很有灵性,领悟能力也很强。要不是中途嫁人,肯定能在中国影史上留名,可惜了。这样的女人会选择回归家庭,真是……唉。” 岑若的语气里有遗憾和嫌弃,而季蔷对后者很熟悉。 季蔷顿了一下,有些迷茫说:“啊?你觉得她不该嫁人吗?但你采访里不是这么写的……” 岑若没想到季蔷还看过自己写的采访,但她选择性忽略了这个细节,而是摸了摸季蔷的脸,说:“采访要以对方为主体。陈巧觉得这样好,我不能越俎代庖,我只能展示她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了解了么?” 岑若写稿子或是拍照,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在她的作品里,你看不出任何来自她本人的看法。她就好像一台精准且隐形的摄像机,把人物真实而美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