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1/2页)
看他的眼神,只有冷淡。 差别居然如此之大。 大到有那么一刻,李玄贞胸腔里充溢着嫉妒、不甘和一些他自己也分不清的东西,真希望李仲虔从不存在于这个世上。 瑶英手上用力,匕首紧抵他的咽喉:“李玄贞,你对我阿兄做什么了?你怎么拿了他的金锤!” 李玄贞望着她的眼睛,“他还活着……” 他猛地咳嗽起来,唇边溢出血丝,身上直颤,瞳孔放大。 亲兵脸色一白,掏出一瓶强心保命丹药,塞进李玄贞嘴里:“公主,他身上好几处大伤口,都能看到骨头了,这是虚脱、快不行了!得赶快给他止血,送他回营地!” 瑶英蹙眉,收回匕首,站起身,示意亲兵继续为李玄贞包扎伤口。 李玄贞命大,每次都能绝境逢生,没那么容易死。 亲兵都围了过来,认出李玄贞,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地擦了擦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太子殿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瑶英把匕首塞回腰间,“他肯定是来找朱绿芸的。” 遇到朱绿芸的时候她就猜到李玄贞会为了朱绿芸离开中原,他被北戎兵追杀,说不定就是因为和朱绿芸会面时暴露了身份。 亲兵面面相觑,问:“公主,救还是不救?” 瑶英点点头,淡淡地道:“救。” 留着李玄贞有用,收复河西之地,必须和他结盟,而且他拿着李仲虔的双锤,说不定知道李仲虔在哪里。 等弄清楚他是怎么得到李仲虔的双锤,再和他算账。 瑶英整理思路,彻底冷静下来,脸上难掩失落。 她真的以为梦中的场景再现,骑马朝她奔过来的人是李仲虔,怕他受伤,情急之下没看清他的脸就迎了上去。 李玄贞又不是没听到她叫了什么,为什么不出声? 他要是出声了,她马上就能听出来。 旁边扛旗的亲兵挠了挠脑袋,“太子殿下刚才怎么那么关心公主?还抱着公主不放手?” 乱箭到处飞窜时,李玄贞紧紧抱着瑶英躲避流矢,他们都看在眼里。 另一个亲兵哼了一声,道:“肯定是逃命的时候看到熟人,太激动了,想求公主救他,怕公主不搭理他,就紧抱着公主不放!” 众人深以为然,齐齐点头。 讨厌归讨厌,他们还是尽全力救治李玄贞,牵来一匹马,把人抬了上去,撤退到远离战场的地方。 …… 另一头,莫毗多结束战斗,留下一部分人打扫痕迹,带着救下的汉人后撤。 几个汉人从绝境中脱身,整理了一下仪表,绑好散乱的长发,爬上山丘。 两个受伤最重的人忽然脱力,倒在了沙地上,其他人扶起他,一行人就这么沉默着,一步一步朝瑶英走来。 瑶英等在山丘旁,迎上前,目光扫过这几个身负重伤、身穿北戎骑兵服饰的汉人,忽然觉得他们有些眼熟。 苍凉的暮色下,几个汉人形容狼狈,浑身浴血,目光坚毅,相互搀扶着走到她面前,郑重地朝她行礼。 “不到凉州,绝不回头。公主殿下,幸不辱命!” 他们抬起脸,含笑望着她,目光热切,天真明朗。 记忆里的场景浮现在眼前,瑶英望着眼前满身是血的青年,心头涌起一阵激动,心脏怦怦狂跳,嘴巴张了张,眼眶湿润。 李玄贞带来的情绪波动霎时烟消云散。 瑶英翻身下了马背,朝汉人们走去,俯身揖礼,一揖到底。 她曾为眼前的青年们送行,对他们说:他日,你我定有重聚之日! 今天,他们在沙丘重聚,那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郎死的死,伤的伤,埋骨他乡,默默无闻,活着的只剩下这几个人了。 他们含笑看着她,一如离开时的模样。 少年强,家国盛。 汉人中的一个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黄绢包裹的册书,捧在手中,朝瑶英单膝跪下:“公主,我等奉命穿过重重封锁,抵达凉州,找到魏朝守将,在郑景和杜思南的帮助下呈交万言书和国主的信件,魏朝皇帝回信了。” 其他人跟着单膝跪下,右手抱拳置于胸前,眼中迸射出火星般炙热的。 瑶英定定神,压下心头的震动,接过信。 李德已经统一北方,完全控制西蜀,正是需要安抚人心、稳固政权的时候,曾经隶属中原王朝的西域诸州请求朝廷出兵,汉家遗民哭求王师收复故土,他当即将万言书张贴于榜,写了一封慷慨激昂地回信,字字泣血,句句振奋人心。 但是他没有保证会马上出兵收复河西。 青年们脸上闪过一抹羞愧之色。 “公主,郑景告诉我们,朝廷没有忘了我们,可是他们现在没办法出兵……” 他们急着赶回高昌报信,不敢在中原久留,虽然中原的官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