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2/3页)
候,海都阿陵和金勃小王子几人应该还没有闹翻,可是现在金勃已经派人告知瓦罕可汗海都阿陵的阴谋,北戎怎么还没动静? 瑶英抿了抿唇。 杨迁是个将才,可以胜任训练指挥义军的重任,不过他不擅长安排细作、训练斥候。 摄政王和她说起过,北戎有一支无孔不入的斥候队伍,北戎地域广阔,从牙庭到各个小部落,走得慢的话得走几个月,没有训练有素的斥候,一道指令从颁布到传达可能要耗费半年之久。有了强大的斥候队伍,他们才可以迅速掌握各国的情报,然后制定计划、发动奇袭。 瑶英也需要一支这样的队伍。 这样她就不必每天苦苦等待高昌那边传回消息。 老齐他们的商队就是很好的斥候人选,在流落至王庭之前,他们在西域生活多年,常常和各个部族打交道,以商人的身份行走各地不会引起怀疑。 不过他们毕竟只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平民,不懂怎么从琐碎的消息中分辨哪些有用,哪些没用。 瑶英想了一会儿心事,听见身边昙摩罗迦呼吸声加重,回过神,倒了一盏热汤药,递到他面前。 昙摩罗迦伸手正要接,她缩回手,拿起一张硬梆梆的馕饼当扇子,对着热气腾腾的瓷盏轻轻扇动。 “等等,刚刚熬好的,还很烫。” 不管汤药有多浓多苦,昙摩罗迦就像没有味觉一样,拿起药盏一口饮尽,眉头都不皱一下,瑶英怕他一口气喝下去烫着。 她扇了好几下,觉得差不多了,这才递出瓷盏。 昙摩罗迦一声不吭地接过瓷盏。 瑶英丢开馕饼,问:“将军,这些天北戎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昙摩罗迦饮尽药汤,看她一眼,摇摇头。 他一直按兵不动,也是在等北戎的消息,知道她怕海都阿陵,所以没和她提起过。 瑶英叹口气,怀疑海都阿陵可能像书里的那样把瓦罕可汗父子都宰了,而且还控制住了局势,所以北戎才一点动静都没有。 她得提前做好准备。 瑶英靠在车壁上,默默盘算。 昙摩罗伽喝了药汤,身上慢慢腾起一阵痛楚,骨头缝里也隐隐酸痛,他闭目静坐,等这一轮痛苦过去,睁开沉重的眼皮。 一张帕子送到他跟前,瑶英看着他,漆黑双眸满是关切。 这些天,只要昙摩罗伽睁开眼睛就能看到她。 有时候她坐在那里出神,神情认真,像是在思索大事。有时候她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看他气色好一点,满脸雀跃,发现他伤势加重,眉头紧蹙。有时候她手撑着下巴,脑袋一点一点,坐着打瞌睡,听到声响,立马正襟危坐,揉揉自己的脸,瞪大眼睛,努力做出精神饱满的模样。 如果没有她照顾,他也可以回圣城。 不过那样的话,他随时可能倒在荒无人烟的角落里,一个人默默忍受痛苦。不会像现在这样,一路上都有人细心照顾。 昙摩罗伽接过帕子,暖意从冰凉的指尖迅速扩散。 帕子一直放在炭炉上烘着,热乎乎的。 他有些不适应,等帕子凉了些,拿起来拭去冷汗。 …… 他们继续向西进发,参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除了有豪奴健仆、驼队马队簇拥的豪族,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大道上随处可见背负毡毯、风尘仆仆的信众。 这些信众并不富裕,很多人连一件像样的贺礼都拿不出来,不过他们十分虔诚,一路上都在诚心念诵经文,为昙摩罗伽祈福。 瑶英和他们结伴,听他们一遍遍讲述昙摩罗伽给予他们的恩惠,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百姓对他的爱戴敬仰,也想明白了为什么昙摩罗伽和王庭的王公大臣矛盾重重。 昙摩罗伽庇护的对象是所有百姓,不分贵贱,而王公大臣把领地的百姓视作他们的私产。他目光长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