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王_第234章 262章技术复原之香灰黄(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262章技术复原之香灰黄(上) (第2/3页)

臃肿,性格也越来越跋扈霸道蛮不讲理。

    李景隆早就对她失去了性趣,背地里在府外置了一处外宅,养了一个娇滴滴的小妾。全府人都知道,也就是瞒着成阳一个人罢了。

    送走了成阳两口子,林沐风站在外院中沉吟良久。忽兰气呼呼地走过来,不瞒地说,“夫君,就这样白白便宜了他们呀,这可是2万两银子啊!”

    林沐风呵呵一笑,拍了拍忽兰柔嫩的肩膀,大笑而去,“忽兰,吃亏就是赚便宜……”

    忽兰愣了一下,回身望着盈盈过来的柳若梅,“jiejie,我可是听说这成阳公主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好端端地,天子脚下,咋就出现了盗匪了?没准,这就是那个成阳公主派出来的人,一边抢了东西去,一边还气势汹汹地来敲诈我们的银子,可恶!”

    柳若梅叹息一声,“忽兰meimei,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万两银子虽然数目不小,但我们还拿得出来,就当是花钱消灾吧。”

    瓷窑。

    林沐风蹲在一堆瓷土边上,用一根树枝轻轻拨拉着。

    “少爷,老孟觉得,我们应该从泥浆的配置入手——香灰黄之所以灰中泛黄,主要是胎质跟釉色的附着上有点文章可做。”

    林沐风点了点头,瞥了王二一眼,“王二,你意如何?”

    王二沉吟了一下,低低道,“先生,我倒是觉得,是不是从釉色的施加入手呢?能不能先上一道灰釉,然后再上一道淡黄釉……”

    林沐风霍然起身,“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这样吧,我们也别在这里空口说白话了,还是动手试验试验吧——老孟,你带人按照你的想法,开始塑胎,尽量将胎质弄得细腻一些。王二,你准备釉料。”

    说干就干,一向是林沐风的习性。跟随林沐风久了,老孟和王二也习惯了这种雷厉风行的作派。

    塑胎拉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对于老孟等人来说是小菜一碟。林沐风相信,香灰黄的技术难点在于胎质和釉面以及釉面下的开片和气泡,而并非是塑胎。

    泥胎已经尽可能地保持了细腻,而且,非常圆润。在泥胎凉制的时候,王二也亲自配置好了三种主要的釉料,一种是灰色,一种是淡黄色,还有一种是透明釉。

    到了黄昏时分,见泥胎凉制差不多了,林沐风从王二手里接过釉料,亲自为花瓶泥胎上釉。施了一边透明釉之后,才施灰色釉,然后等釉面略干,又开始小心翼翼地施加淡黄色的釉。

    为了体现那种灰中泛黄的特质,林沐风采用了深浅施釉法。也就是灰色釉略深、略重,而淡黄釉略浅,这样一层层施加叠加起来,烧制成型后灰中泛黄就很自然了。

    这只是复原香灰黄技术的第一道关口。对融汇了古代瓷艺和现代制瓷理念的林沐风来说,攻克这一道难关,并不算是太难。顶多,他们需要在灰釉和淡黄釉的搭配和协调上,进行无数次的细节调整,就可以试验出一个最佳的施釉方子来。

    通俗地讲,灰色釉该深到什么程度,淡黄釉该浅到什么程度,两种釉色的叠加,谁前谁后,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些都得一一尝试。

    最难的是,怎么样才能让釉下呈现出艺术性的纹理开片和工整细致的气泡来。对此,林沐风也没有成熟的想法,只能嘱咐老孟和王二,不要着急,一遍遍的试验而已。

    其实,在林沐风看来,宋瓷汝窑中这一瓷种的出现,没准也是一种偶然。宋朝的工匠们在制瓷烧制过程中,无意中创造出了这个品种,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才让技术成熟固定下来。

    第二天一整天,林沐风都呆在窑上,跟老孟和王二一道进行着一遍又一遍的施釉试验,也没有急着入窑烧制。rou眼看上去的效果都不能达到最佳,进窑烧制也是白白浪费时间。

    第三天,林沐风将试验的工作交给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