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页 (第2/2页)
其中玄妙。他只是感知到白青青的怨气,那像一个无底黑洞,要将他吸了进去。那让他恐惧。 黑暗中,两人静了不知多久,白百里意有所指地开了口,“不在其位,不明其难?殿下信自己所说的么?殿下若信,为何还肯随我前来?殿下这一路在想些什么?难道从不曾动摇过?” 琅邪正要开口,她又道,“殿下不必急于答我,一切等进京再说,不迟。” “今日也不早了,不如就此歇下,我向殿下保证,绝不会偷溜走。”这一声,却有些打趣的意味。 她一说完,琅邪倏地意识到,自己不擅长拷问人——白青青试探了他一整晚,而他想知道的事她却一件也不曾告诉:地洞诸人去了何处?她究竟想做什么? 可赶了这些天路,他实在是累了,没过多久便歇了过去。 临睡之前,他隐约听到有人说,“我瞧这天底下最先看清樊宏举的人,应当是他那个要造反的儿子才对……造反,呵……” ☆、与他何干 停战和亲,举兵京城! 樊裕语不惊人死不休,把个在边关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的林正吓得险些没站住脚:难怪他不肯再打仗,他竟是打的造反算盘! 逃!是他的第一反应。可他只望了一眼自己与帐门的距离,便打消了念头。樊裕今日既敢当着他的面说出来,他不能拿小命冒险。他这些年日子过得舒坦,那一点血性一身武艺也消失得差不多了,此时若真斗起来,只怕在那万金银跟前过不了两招。 樊裕神态闲适,靠坐在主座上,“林将军若以为我要谋反,大可立刻斩杀樊裕。” 林正恨自己一把年纪,竟被一个小辈如此威胁,半咬着牙,“下官不敢,只是恕下官直言,殿下要林某违抗圣旨,又举兵京城,世人看来,与造反无异。” “世人如何看待,留待世人去看,樊裕实为清君侧。” 看他那模样,林正倒要佩服他做戏的本领,强做着镇定,“殿下要清何人?” “左丞李偲,医官袁永。” “为何事?” “挟天子,进谗言,乱朝纲,祸百姓。” 林正作为难状,“闻所未闻。” 樊裕又从案上抽出一封书信,推到林正这边桌前。 只见那字迹端正雄浑,力透纸背,声声泣血,足见书写之人心中悲愤: “……江浙赣最重,官员回称饿殍伏地,瘟疫横生,更有乡下无人看管,食人者有之;圣听医官袁永,于宫中求道修仙,李偲左右朝政,民间疾苦,置若罔闻,司马大人冒死进谏,忠言逆耳,反被打入监牢……群臣缄口!朝廷危矣!不清君侧,天下大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