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4页 (第2/2页)
晴了,便出来走走,殿下也是么?” 宣和还是想不起来这是哪一位,终于放弃了,勉强点了点头。 他居高临下地站在最高处,那人也不介意,就在原地抬着头同他说话,宣和有种怪异的错乱之感,后宫妃嫔在花园偶遇的不该是皇帝么? 也不对,她不是谢淳的人。 宣和终于不耐烦了:“娘娘有话直说便是。” 宣和这话十分不客气,她却没有半点介怀的样子,仍是眉目含笑:“说来惭愧,家中清贫,舍妹没点像样的嫁妆,我在宫中也多有不便,想托秦王殿下在翠玉轩买一副珍珠头面。” 宣和松了口气,他当是什么事呢,摆摆手:“些许小事罢了。” 这位勉强算他小娘,说不得比他还小上几岁的小姨要出嫁,他添些妆也无妨。 见他应下,丽嫔在原地福身,又示意身后的宫女将一个荷包放在一块石头上,做完这些才转身离去。 宣和三两步跳下假山,捡起地上那荷包,掂了掂,是银票。 他仍旧不知这是谁,也不知道打了头面要往哪家送去,回了东宫就叫来王富贵。 王公公毕竟是宫中呆了许多年,宫里头有哪几位主子他还是知道的,思索片刻,答到:“殿下说的应当是丽嫔娘娘。” 丽嫔刘氏,入宫十载,她是家中长女,父亲刘大人是个言官,毫不夸张得说,两袖清风。但她在宫中十年不至于连meimei的嫁妆都凑不到。 找宣和多半是为了在他这挂个号,不求他多照顾刘大人,照顾刘家,心中有些印象便好。 丽嫔做戏也做得认真,给的银子还真差不多就是一套珍珠头面,宣和想了想,叫人加了一支粉珍珠的步摇并一对耳坠。 这事于他确实是举手之劳,宣和做过就忘,就是不知怎么的传到了谢淳耳中。 最近谢淳点了许多人出京办事,钦差都不值钱了,但再不值钱也是钦差,手中拿着圣旨,不管到哪都视作皇帝亲至。 谢淳当朝点了刘大人时他自己也没想到,朝中几乎没有他没参过的人,除了皇帝,毕竟已经树敌这么多了,要是连皇帝也得罪了,那可就真的别活了。 先帝同刘大人自有默契,先帝要治谁的罪了,第一个开口的多半是刘大人。只是此人谁都参,真假难辨,混淆视听,还极好地同旁人保持了距离,是一个纯得不能再纯的天子近臣。 但谢淳同他可没有这样的默契,刘大人意外的同时,其他人都有些头疼,仿佛又看到了先帝手中的利剑。 就连丽嫔也没想到能那么快,她松了口气,她无子嗣傍身,这一生望到头也不过是在宫中孤独终老,万幸秦王心地善良,此计才可行,她还算是能为家里做些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