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页 (第2/2页)
陈大人。” 萧世卿问:“皇上醒了么。” 江德海笑道:“皇上爱赖床,这会儿估计还在睡。两位大人里面请,奴才这就去叫醒皇上。” 萧世卿和陈礼一盏茶都喝完了,赵栖才姗姗来迟,半眯着眼睛,边打哈欠边道:“早啊,哥哥。” 陈礼假装没听见那声“哥哥”,规规矩矩地行礼:“参见皇上。” 听到陈礼的声音,赵栖睡意全消,“陈大人也来了,是不是西夏大王子一案终于水落石出了?” “回皇上,消失的两只茶盏,臣找着了。” 茶盏是从御花园的湖里打捞出来的,太医查验后发现上面并没有凤归路的痕迹,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茶盏在湖里泡了这么久,即便里面有什么,也被湖水冲刷干净了。然重点是,如果茶盏里没有古怪,为何会被弃之江中? 萧世卿道:“我已以皇上之名,宣淮王进宫面圣。” 赵栖叹了口气,“居然真的是他啊。可是他的动机呢?” “朝廷一旦深陷和西夏的纠葛之中,自然会疏忽对北境的管束;若两方交战,朝廷胜了也是元气大伤,除非必要,三五年内都不会用兵,这就给了他充裕的时间。”萧世卿从容不迫道,“虽然没有证据,但我可以断言,淮王早有了反心。” 陈礼忧心忡忡道:“异姓王尚未反,淮王竟……唉。” 赵栖也挺郁闷的。原著中的赵桐胸怀大志,深明大义,起兵造反也是为了天下苍生除昏君。可现在他已经不是昏君了,对赵桐也客客气气的,他为什么还要反呢。 “皇上,丞相。”陈礼道,“臣听闻,淮王到北境不过一年,已经深得民心,北境离京城相距甚远,老百姓只知淮王府,不知朝廷。如今淮王有毒杀西夏王子之嫌,正是除大患的良机。臣建议皇上大义灭亲,将其交给西夏处置,趁机收回封地,另派可靠之人统领北境。” 萧世卿不动声色,没有表态。赵栖心存疑虑,“可是现有的证据还不够充分啊。” 萧世卿淡淡道:“皇上以为,那两只茶盏,真的是从湖里捞出来的么。” 赵栖一怔。 陈礼看了眼萧世卿,见后者点了点头,才道:“皇上,臣翻遍了整个皇宫,都未寻得茶盏。您看到的这两只,是丞相命人新打的。” 赵栖惊呆了,这样都行? 陈礼道:“只要朝廷一口咬定,即便淮王不认又如何,西夏只会认为他在抵赖罢了。” 萧世卿缓缓道:“淮王今日不除,必成大患。如今皇上师出有名,淮王不忠不义在先,皇上弃之在后,可堵天下悠悠之口,断不会落得手足残杀之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