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节 (第4/5页)
。托梦给自己的夫人,让她在天下庙、观当中挑选一家捐赠大洋一万块,来赎自己生前的罪过。 一万块大洋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天津周边的庙、观听说了之后,和尚、老道差点挤破了李家的门槛。最后还是李道林的本家大哥给出了个主意,将全国登记在册的庙、观名称写院子上面的地砖上,然后让李夫人背对着这些名称扔出去一块大洋。只要大洋落在那个庙、观的名字上,这一万块就便宜哪一家了。 按着本家大哥说的,李夫人这一块大洋不偏不倚正好扔在了这座二郎观上。就这样,毕老道的二郎观莫名其妙的得了这一笔巨款。李夫人只在观里待了半天,在县里的乡绅官员见证之下,将那一万大洋的银票交到了毕老道手上。了却自己亡夫的心愿之后便赶回了天津。 一时之间,二郎庙得了一万大洋横财的消息在方圆百里传开了。不止是吕老道,就连刚满十岁的我都成了香饽饽。连常年都不怎么走动的亲爹都上门了,拉着自己亲儿子的手,诉说这些年他多不容易。商量着能不能管毕老道借五百大洋,等着日后我继承了观产之后再还。 不过所有打算来占便宜的人算盘都打的早了,二郎观的观主吕万年吕老道比他们都早了一步。就在李夫人送来一万大洋银票的第三天,吕老道竟然带着那一万大洋的银票消失的无影无踪。后来听说有人在县城的火车站见到了已经剃了头的吕老道,他上了开往奉天的火车。 第三章 火烧曹家楼 这一下子,不止是来占便宜的那些人,就连我自己都傻了眼。当下,那些占便宜的也都散了,最后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我远方的堂叔沈连城(按辈分我应该叫一声三叔,托我的福,他也算和二郎爷伦上把兄弟了)找上门来,和我谈了半天之后,给了他一条出路:“没了师父,你自己一个孩子管一个庙(观)也不是办法,这样,你把庙(观)产租给叔。叔再给你添上点,你去县里上学得了。叔也不指望你能有多大的学问,等你学成了回来帮着你叔管管这家业。” 沈连城是前清的举人,几辈子都是方圆百里的首富。虽然家产比不上天津的李道林,不过也看不上这点观产。于是我千恩万谢的答应了沈老爷。准备了几天之后,便去了县里念了小学。 说起来我也是给沈连城长脸,先是在县里的学堂适应了半年之后,竟然跟上了学校里的节奏。一晃又是几年过去,沈连城看我还是个学习的材料,又花钱让我去北平读了高中。 也是不负沈连城的厚望,高中毕业我便考入了北平洋人开办的辅仁大学。也就是在刚刚开学的第一年,我惹了一场大祸…… 当时正值一战结束,摘取胜利果实的巴黎和会传回来消息,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都让给了日本。听到这个之后,北平老百姓们都炸了营。不是说大家都是战胜国吗?臭不要脸的!怎么战胜国开始欺负起来战胜国了…… 中国人都是热血的,知道国家要签订这样丧权辱国的协议之后,大家自发组织起来,纷纷走到大街上游行。当时群情激愤,我被指派去火烧外交总长曹汝霖的府宅。 分配任务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我竟然听岔劈了。把曹汝霖居住的赵家楼听成了曹家楼。当时正热血上涌也没有多想,最后一把火将街对面百货公司曹经理他们家点了。看着大火烧起来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想,你一个百货公司的经理卖什么国…… 当时虽然抓了几千名人,不过碍于各方面的压力,最后还是将他们都放了出来。不过北洋政府这口气出不来,把我通缉了。 北平是待不下去了,我只能问同学借了几块大洋,连夜坐着火车逃出了北平。想着先回老家避避风头,大学是念不下去了,等着过了这一阵风平浪静之后,看看能不能改名换姓找个营生谋生。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原本打算在车站附近住一宿,第二天天亮在回家的。不过在车站看到了自己的通缉令之后,我改了主意。花了五毛钱连夜雇了一架独轮车,花了大半夜的时间,这才终于在天亮之后赶到了我老家沈家堡附近。 眼看着还有十里多地就要回家的时候,突然看到从沈家堡的方向开出来两辆日本造的黄皮子大卡车。这玩意儿在当地也算是稀罕物了,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大卡车。 就在我打算让车老板停车躲躲的时候,两辆卡车突然停下,从第一辆卡车上面跳下来一个穿着奉军军服的军官。他跳下来的同时,已经从枪套里掏出了手枪,指着我吼道:“小瘪犊子……站那别动!敢乱动的话老子送你回老家!” 完了,这才几天,北洋政府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