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韦帅望之大隐于市_114,公主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4,公主宴 (第2/3页)

郎做起,公主同曹尚书知会一声。”

    芙瑶看看面前的年轻人,眉清目秀,身子也单薄,很惹人怜爱的模样,可是一双眼睛却露出固执尖刻之意,芙瑶点点头,固执挺好,固执的人容易走极端,惹着他们天王老子他们也敢反,可是武死战,文死谏的也是他们,值得冒险投资。芙瑶笑道:“不党不群挺好,只要按规矩做事,和事佬有一个二个就够用了,不然就和成一滩泥了。”

    章择舟笑:“公主骂我呢。”

    芙瑶道:“你愿意玩,就玩会儿,不爱玩,只管去,我也不送你了。”

    章择舟连连笑道:“不敢不敢。”给那年青人个眼色,小子,你谢主隆恩啊!那青年只垂着眼,当没看见。

    芙瑶过去时,菜酒已摆上,芙瑶一见没摆大圆桌,当中两三个案几,边上依次下排,如朝堂上一般,她沉下脸:“这是……”

    李绍凡道:“我让他们这么摆的,我好献宝给你看。”

    芙瑶笑:“三哥,你这脾气算是改不了了。”

    李家对子弟管束极严,李家老大老二都沉默寡言得近似不存在,被严父管得轻易不敢乱说一句话,乱走一步路。到李绍凡时,已经是三子了,心也软了,精神头也没那么足了,偏偏三子最聪明,自幼读书学武,都在二个哥哥之上,又得姜绎赏识,指派到太子身边伴读,姜绎倒是鞭策太子的意思,可是李环每次见太子出丑,都象自己被抽了一顿一样,心说,皇帝大哥,你这是想让皇太子把我儿子当仇人啊!姜绎对自己儿子的评价是:“就知道玩。”看了李绍凡之后,就又感叹:“玩都没人家玩的好。”李环听了这话,回家就把儿子揍了一顿。然后姜绎就纳闷了,怎么好好一孩子,生次病发个烧,就变得傻子一样了呢?结果一问,李绍凡就直言相告了,姜绎听得哈哈大笑,然后把李环叫去一通臭骂,告诉他再不许动他儿子一下。

    李环就象屁股坐到热锅上,又不能让儿子装傻,无奈之下,芙瑶一提要学骑射,他立刻保奏,臣三子骑射尚可。结果李绍凡成了公主府的常客,把李环苦恼得。这下子李绍凡又是御前侍卫,又是公主骑射的师父,更不能带回家打一顿了。

    芙瑶当年跟着李绍凡学骑马,从马上摔下去,李绍凡哪是害怕啊,他是一愣之下站在那儿哈哈大笑,他也算是少见的,皇上钦命的,不许亲爹管教的张狂孩子了。偏偏姜绎喜欢他聪明坦诚,他就成了李家硕果仅存的芙瑶口中改不了的坏脾气的怪人了。

    梅欢早听说过李绍凡,今天一见,虽然一样的任性脾气,同太子真有云泥之别,当下黯然无语。

    李绍凡回头拍拍手,乐师换了一批。

    席前一青年,身着白袍,手抱琵琶。

    只听一声裂帛,琵琶弦动,天簌之音。

    那几根弦,谁拨出来不是那几个音,只是那少年把那几个音连得那么圆润动听,不管急急切切的杀伐声,还是叮叮咚咚的大珠小珠落玉盘,都直沁到人心里去。

    那少年一抬头,芙瑶才发现,原来就是跟在李绍凡身后的那个书生,当时只觉得这人长得端正,此时,琵琶声中且弹且舞,长袖翩翩,竟风华绝代。

    叮叮咚咚之后,声转低柔,只听那青年唱道: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表搜索了,抄的王维的)

    人物俊秀,舞姿丰雅,琵琶动听,歌声悠扬。

    一曲终了,芙瑶鼓掌:“好,好歌好曲好词。”微微一笑,肚子里加一句:“好帅哥。”待要说声赏,又觉得那少年风度气质不象优伶乐师,便笑问:“这位是……”

    李绍凡问:“琵琶弹得如何?”

    芙瑶笑道:“岂只弹得好,唱得也好,风度气质也好。”

    李绍凡叹气:“你还说差一样,词做的更好。”

    芙瑶惊道:“这首词难道是这位先生自己做的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