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号别墅疑案_第八十章中国的波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中国的波洛 (第2/2页)

显的是死者握菜刀把的手指也无一处相吻合。其实很简单,人都死了,手指还有劲紧握刀把吗?再看血液, 三个死者身上的血型和凶器上的血液型号竟然出现与人体血型严重不符的动物血型即狗血。这和刚才那行队长的分析奇迹般的一致。文理同学,你还有疑问吗?”

    张文理不再吱声了。

    黄玉妹说: “如果没有的话,那行同志,你继续说。”

    “再看鲜素芳肚里的孩子,经解剖化验,其孩子的血型为o型, 和鲜素芳o型血吻合, 但与赵前新的ab型血型相悖。因为, o型和ab型血型的父母是生不出o型血子女的。这说明,鲜素芳在与赵前新接触之前或以后另外还有一个或多个男人与她有染。”

    张文理似乎终于找到了替自已的观点辩解的理由, 于是马上说,“我早就说过,家暴的根源就在这里。当赵前新发现自己的再婚妻子鲜素芳怀着别人的孩子后,双方发生争执产生的血案,你们就是不信,非要弄个狗血来证明这是一起凶杀案。”

    “错!”张文英说,“哥, 不,文局,赵前新的妻子是周宝芝,经查周宝芝并未与赵前新离婚,她上次拿出与赵前新在一年前离婚的证明是揑造的。同样,赵前新也没有和鲜素芳办有结婚手续。文局,你怎么知道赵前新和鲜素芳结婚了呢?”

    “我推测的。要不是, 他们二人怎么会住在同-个别墅里?”张文理说。

    “你的推测一直是错的。”张文英说,“哥,家暴案早已被事实否定,你到现在还在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找借口,这不是一个刑警的素质,更不是一个公安局长的素质。”

    张文理说: “你懂个屁!难道你比法医还聪明?我的推断是建立在法医的尸检基础上的。别忘了,死人的案子,尤其对死因不明的案子,法医尸检的判断就是刑警断案的重要基础, 而且往往法医的尸检结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连大侦探福尔摩斯都听法医的。”

    “不错!”黄玉妹说,“一般情况下法医尸检的判断应该是刑警判断案件性质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基础, 也不是绝对的基础。因为,法医是人不是神。法医尸检时如果受到时间、地点、光线、气温和仪器设备等等有限条件影响的话,也会做出错误或不完全准确的判断的。比如,血液的颜色和凶器刀刄与伤囗的吻合以及其他白天和夜晚都会因光线的明暗等都有所差异。”

    张文理说: “那请问那行同志,你的判断是什么呢?”

    “我的判断是,98号别墅案是一起储谋已久的凶杀案。凶手借市场竞争的机制合理地派鲜素芳介入进来,以赵前新财色均贪的人品先接近华玉凤,再靠近赵前新。然后,又借华玉凤十分想得到凤凰园那块土地的目的,利用鲜素芳的美色将时任拍卖公司总经理的赵前新拉下水,使华玉凤达到目的。但当华玉凤达到目的,凤凰园别墅建好以后,凶手选择一个春节前的非常时期作案,用一箭双雕甚至-箭三雕的形式将赵前新和鲜素芳在别的地方杀害,然后连夜将尸体运回98号别`墅, 嫁祸于华玉凤,加难于雅致, 罝雅致在接下来孔雀屏地皮的招标中处于不利, 从而惜此将雅致排挤出投标竞争。当然, 这仅是初步的分析, 还谈不上判断。我怀疑, 犯罪嫌疑人还有更深层次的作案动机。”

    张文理急忙打断问: “就算你说的有理。可现场发现的是四个受害者,你又怎么解释?”

    那行说: “凶手似乎没有想到或是由于疏忽,98号别墅里还有一个老太住在二楼上。所以,当凶手趁漆黒的冬季夜晚将赵鲜二人的尸体通过后山运回别墅时,首先被睡在别墅二楼房间的老太发现。这时老太被杀就不可避免。又谁知,当凶手杀死老太后,将赵鲜二人的尸体运到客厅,继续做他准备的案发现场的布置。凶手将二具尸体摆放在客厅后,迅速去厨房拿来两把菜刀,将事先准备的新鲜狗血和已经开始疑固的人血混合起来往菜刀上涂抹。然后将菜刀分别放置在两死者的手上,做成握住刀把的假状。”

    那行息了囗气,接着说: “可又谁知,凶手正在做二人相互杀戮状时,门外忽然进来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就是刚从外地学校放假回来的赵前新的女儿赵灵。赵灵开灯一看,大吃一惊,便不由自主的大声喊,救命呀!这就是巡逻保安龙安听到的一个女人喊的救命声。当龙安寻声急急忙忙赶到98号别墅时,正看见一凶手在楼挮口卡住赵灵的脖子,一把匕首正抵在赵灵的脖子上。凶手见龙安进来,便凶狠地对他说了些什么,然后将赵灵的头往墙上猛撞,再用手中的匕首往赵灵脖子上用力一戳后迅速逃离了现场。当时,龙安发现这惨状时也吓懵了, 但他出于保安的职责, 思考良久后还是报了案。遗憾的是龙安可能受到凶手的胁迫, 至今还否认他在凶杀现场看到了凶手。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说的。”

    那行说完大大松了一口气,说,“这就是我推测判断凶手在98号别墅內作案的全过程。若有异议,请各位指正。”

    这时,所有在场的人,包括持不同意见者李阳和张文理也不吭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