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难为_分节阅读_181 (第1/2页)
“打好欠条儿,我也能挤出些银子给他。”凤景南如今倒是难得大方一回。 凤景乾笑拍他肩,“尽管放心,我了解明湛。” 这话,凤景南一千个不爱听。 切,那是我儿子,用得着你了解!我自己了解的不行!那个混帐小子,平时跟他吵架都不会输,哪个会输给鞑靼人呢? 若是真输了,他,他,他非打烂明湛的屁股不可! 这样窝囊,屁股也不配去做龙椅了! 陈敬忠十万火急的回了鞑靼军驻营处。 他们自大同到帝都的时间并不短,陈敬忠以为小皇帝死守帝都,定已经抽调直隶山东兵马回援帝都,故此,帝都这样难打,也在情理之中。 甚至,连杨宇同也有这种认知。杨宇同是在九门提督府里混过的人,从不知道,帝都军的战斗力有这样厉害。 陈敬忠刚刚到了鞑靼人驻扎的军营,早已来到帝都附近且歇了一天的山东军与直隶军就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另一边儿,明湛命五万帝都军出战。 萨扎如何气贯如虹势不可挡的来到帝都,他以同样的速度败退大同关。 在大同关,萨扎却见到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大同新守将宋遥。 说萨扎熟悉宋遥,那是因为宋遥是生擒哈木尔的人,萨扎自然记得宋遥的名子。 说陌生,是因为这二人实在是头一遭相见。 宋遥手持长刀,一张罗刹鬼面,喊道,“陛下有旨,尔等交出杨宇同,本将亲送你们出大同关!” 杨宇同的脸色微微一白,其实在萨扎的逃命途中,他就想脱身去江南,只是自帝都到大同,他们受到了多次突袭劫杀,与萨扎等于一处方能保命,他实在没有机会脱身。 此时听到宋遥此语,杨宇同不由望向萨扎。 萨扎的脸色被冷风吹的坚硬如同岩石,眼睛凶狠似独狼。 陈敬忠没有半分钟的犹豫,手一挥,几个鞑靼士兵驱马,渐渐包围杨宇同,不过杨宇同身边儿亦有忠心随从相护。 宋遥再道,“陛下有旨,随杨宇同谋乱者,本应一同定罪,念尔等无知,为小人所骗。只要尔等依旧在大凤朝土地,朕赦尔等之罪!尔等食朕之俸禄受百姓供养,若尔等执意叛国叛家,无悔过之心,杀无赦!” 杨宇同带出了五千人,这些人,有杨宇同的死命相随的兄弟,亦有懵懂无知,上官谋反了,他们也只好跟着一条道儿走到黑的士兵。经过帝都之战,五千人只剩两千不到。 这两千人听到陛下能赦他们,顿时心思活了起来。 毕竟,谁也不愿意去草原上。 出了这大同关,如同圣旨上所言,就是叛国叛家,哪里还有再回来的机会! 如今,鞑靼已败! 杨宇同望着周围一双双或是冷漠或是凄凉的眼睛,远眺苍茫长空,北风呼啸,吹散他憔悴的面容。杨宇同左手一动,快如闪电的一剑掠过,一抹血光溅出,杨宇同保持着自刎的姿势从马上跌落下来,重重的摔进尘埃里。 战场上的人,见血见得多了。见到杨宇同自尽,宋遥脸上没有半分动容。当然啦,人家脸上带着面具,即便动容,也没人能看得到。 杨宇同肯自己死,那是他明智,也能死个痛快。 杨宇同一死,忠贞于他的一位亲侍大恸,大吼一声“将军!”接着自尽。 直到想死的都死干净了,宋遥高声命令,“凡鞑靼军中大凤朝将士,尔等待罪之身,放下刀枪,下马!”长枪指向一处空地,“撤至此东南处!” 萨扎此时的心情,无人能得知,他看着杨宇同自刎,看着归降于他的大凤将士,再次归降于宋遥手下。他曾经攻破大同关,一路杀到帝都城,是何等的英雄豪迈!如今……萨扎坐在马上的身躯绷的笔直,一手紧攥缰绳,一手握紧自己的马刀,似乎是随时准备战斗的姿势。 宋遥命人将这些随杨宇同造反的家伙们带下去,挥枪示意鞑靼人前行。 这一幕,对于鞑靼人是奇耻大辱。 可是,对于武皇帝的一生而言,同样是奇耻大辱。 明湛并没有再令边军死战鞑靼人。大同的惨败,这种沉重几乎让明湛难以承担,何况并非只有萨扎与乌塞部。 明湛能胜萨扎,是因为萨扎远道奔袭帝都,冬日已到,且补给失利,明湛又命坚壁清野。且帝都军已是退无可退,除了卫城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