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7章 薛万彻进一步要权,侯君集的反驳! (第1/3页)
魏征知道事情不能做绝,话也不能说满。 “尤其是在当下。” “贤王殿下麾下的岭南道军队正在源源不断地北上。” “与大唐东南面的吐蕃帝国进行激战。” “战况如何,损失如何,我等无法知晓。” “但是,薛将军及其世族驻守的边疆情况刻不容缓,情形的危机,是可以预见的。” 听了魏征的话,李世民心里一凉。 这就算是魏征作为新一代的文人领袖,在储君位置上的公然表态了吧。 其他人或许很难联想得到。 但李世民作为君王,却再清楚不过。 魏征也好,薛万彻也好,方才被斩首的御史台蔡大秀也好。 明面上只是想要假借三皇子李恪“劳民伤财”地组织大唐岭南道的军队北上,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但更为深层的意思便是在变向争权,想要以庭州城池的战事作为桥梁、垫脚石。 为之后的储君之争,政党之争,做好相对应的准备。 要是往下继续深究的话。 李世民就可以更为清晰看到了嫡系皇子及其党羽,与旁系皇子及其党羽之争。 偏偏选择在庭州战事的前端,三皇子李恪又偏偏不在宫内的这一敏感时期,公然弹劾,一方面可以打压李恪及其党羽的力量。 而另外一方面,又是可以扶持起嫡系的党羽。 不过看得到,又如何。 李世民作为君王,作为裁决者。 不得万不得已的时刻,绝不可能亲自下场跟他们撕破脸皮啊。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魏征、薛万彻等人的政治手段,并未出格。 暂且算是比较“儒雅”、“直接”的争权。 甚至就连朝堂当中三分之二的旁系文武官员,即李恪扶持起来的文武官员都没有站出来说话,他李世民又何须着急呢? 只是既然魏征这一德高望重的“宠臣”总算是发话了。 就一定会人把握住这一机会,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 薛万彻笑道:“魏御史所言极是!” “我等大可暂且不说岭南道的百姓们生活如何,军队的建设又有多大。” “甚至可以不说庭州的战事现如今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损失了多少粮食、铜钱。” “又有多少大唐好男儿因为贤王殿下的一腔热血,早早殒命于疆场。” “今日,我等就先以薛氏家族驻守的边疆现状说清楚吧。” 得到了魏征的支持。 薛万彻说话的底气便涨了好几分。 他的语气略带威胁道:“尽管很不愿意当众坦言。但末将却不得不说...” “由于这场庭州城守卫战是由贤王殿下组织的。” “因此,整个大唐南北的军队压力陡增。末将以及家族驻守的边疆、守护的商贸路线、运输路线首当其冲。” “若是再不增兵,恐怕生变。” 薛万彻的语气虽不平和,言语也有冲撞李世民的味道,整体感觉起来并不友好。 但是。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薛万彻所言的真实性。 李世民不好再公然支持李恪。 这毕竟是涉及到了民生、民望。 若是没能把大唐现如今的舆论、军情、民情处理得好来。 又或者是因为他李世民身为君王,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却没有做得到大公无私。 对三皇子李恪的态度有稍稍的差池... 那么必然会成为诟病,为别有用心之人落下话柄。 而三皇子李恪若是日后能够赢得下庭州城之战,那当然是皆大欢喜。 对他李世民的影响会降到最低。 但若是三皇子李恪输了战斗... 那他李世民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