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6章 从岭南道开启的盛世! (第3/3页)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之后,便可以叫做农业区。” “那么,工匠们长年累月在某个形成规模的区域劳作,就可以叫做工业区。” “喔...”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殿下圣明。” 全聚楼的掌柜继续将“捧哏”的职责,进行到底。 “安南州正是有了工业区的存在,那里的商贸、治安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才会像雷鸣闪电般,变化莫测!” 全聚楼的掌柜看了眼贤王李恪,确定自己的话没有让殿下感到反感,才敢继续说。 “据说,安南州的琉璃出产量,每个月几乎有十石!” 十石,也就是一千斤,一吨的重量! “这可是超过了大唐全国五年出产量的总和!” 掌柜毫不夸张地说:“若是按这产量下去,恐怕在不久的将来。” “琉璃也能像木浆纸,还有食盐和岭南道的粮食那般,流入寻常百姓家。” “而不再是贵族们才买得起的奢侈物了!” 掌柜特意没有将皇室与贵族并用,不然这马屁绝对是要拍到牛屁.股上! 而贵族不单单只是大唐的贵族。 其实大唐的琉璃每年的出口都要比内销多得多。 因为草原的突厥、高原的吐蕃、热带的大食帝国,手工业的发展都很缓慢阿。 他们一来为了提高自身的格调,彰显出皇族、贵族与平民的不一样。 二来打肿脸充胖子,没钱也要摆阔。 不然被其他的国家看不起,就很有可能面临举国战争了阿! 所以,越是手工业贫穷的国家,越是想要摆阔,对琉璃器皿的需求,也就越大。 而大食帝国连接吐蕃、拜占庭帝国,生意遍布亚欧大陆,购买琉璃器皿不仅满足于自身,而且还要满足于商贸、市场的需求。 由于琉璃器皿的晶莹剔透、手工精致。 大唐每年琉璃的开采艰难,量少,制作成本大、周期长。 所以,琉璃器皿在国际市场中,往往是有市无价,供不应求。 而随着大食帝国、吐蕃帝国在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 他们的琉璃器皿也渐渐地被发掘、开采出来。 尽管,他们只是满足于国内的市场,但发展的势头非常的迅猛。 已经逐步威胁到了大唐的商业外贸的发展。 但是... 若是按照全聚楼掌柜的说法。 琉璃器皿开采、制作困难情况、弊端等,都会因为贤王殿下在安南州建造了工业区,而一去不复返! 大唐的琉璃器皿将会霸占国际的市场! 贤王殿下又是大功一件阿! “而且,小人还听脚夫说。” 掌柜继续道:“那片工业区的砖瓦房就像是拔地而起的竹笋。” “只是在一夜之间,便可以一片片地建成!” “其中的用料,听说好像是...” “砖瓦和水泥。” 李恪再次接过掌柜的话,道:“这是本王在岭南道时的意外发现。” “石灰石、砂岩、和矿物铁粉以及一些矿渣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制作出来的水泥其实可以用在建筑房屋、城墙。” “用水泥黏住烧出来的砖瓦时,可以简单地堆砌更为牢固。” 李恪的话音未落。 武氏家族的众人便纷纷站起身来,对贤王李恪躬身拜下,齐声道:“殿下圣明!” 全聚楼的掌柜见状,赶忙跟着武氏家族的众人照做,高喊“殿下圣明”! “而且!在安南州,木浆纸和食盐的价格几乎可以用低廉来形容。” 说到这,掌柜再看向贤王李恪时,面容显得更为敬畏,“能想象吗...” “一石的食盐,才卖100文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