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 李泰怂了!李恪的布局! (第1/2页)
李世民闻言,先是叹了口气,随后欣然地笑道:“呵呵,父皇。” “虽说恪儿这孩子的做法,的确胡闹了一些。” “但是...您也是知道的,恪儿可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啊!” 说完。 李世民特意瞥了一眼长孙无忌,又瞥了一眼李泰,最后将目光落在李渊的身上,道:“不管是在储君的争夺。” “还是在对外的战争上,恪儿的表现,几乎说是无可挑剔。” “唯一的一次见血,杀的也都是西域人。” 天下的大局已经定了下来。 李世民倒是没有再避讳什么。 所以。 李世民今日得以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说道:“恪儿既没有被迫弑兄杀弟。” “也没有残害异党。” “用的手段既够毒辣、霸道,也有仁者的大气和胸怀。” 说到这。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要比当年儿臣做的那些事情,要温和得多,也更懂礼数。”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李世民拿出自己做错的事情,与李恪做比较。 便是肯定了李恪的行为和做法,并且表明了他李世民要换储君,立李恪为太子,继承大唐的大好河山的想法! 长孙无忌羞愧地低下了头,心里算是默许了李恪的能力。 他这一次得以那么快出狱。 其中还有李恪的功劳... 太子一党被清洗的人太多了。 假借清洗太子党,实则推行新政,解决老牌勋贵掌握地方兵权和财政,而被清洗掉的人也太多了。 跟那些人比起来。 他长孙无忌的贪污罪还排不上号。 而大理寺监狱和地方的监狱明显不够用。 所以,长孙无忌跟高士廉一样。 两人都得到了李世民和李恪的允许后。 交出了一千多亩良田。 提前两年就放了出来。 高士廉选择解甲归田,归隐山林。 长孙无忌则是认为自己还年轻。 自己的meimei长孙皇后,在后宫还说得上话。 而他长孙无忌也还是一个国舅,又正是当打之年,就没有那么快退隐,跟陛下李世民商议过后,要了一份闲职,自愿去守皇陵。 而三皇子李恪的羽翼丰满,开始放眼天下,不再把长孙无忌放在眼中。 当然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长孙无忌的仕途算是断了,整个皇室对他都是秉持永不续用的态度。 “辅机。”李世民柔声道:“没必要再斗下去了吧。” 这句话一语双关... 长孙无忌玩了那么久,好不容易赢一把,却听到李世民的这一番说辞,不得不叹气一口,打出一张没用的牌。 “罪臣惶恐。” 长孙无忌叹息道:“罪臣当时的确是被猪rou蒙蔽了心眼,故而太注重礼法。” “而忽视了三皇子殿下的才干,一心只想要辅佐好嫡长子。” 此言一出。 周围的三人也唏嘘不已。 他们都听得出,长孙无忌的忏悔还没有说完。 至少。 长孙无忌还没有将长孙一族,想要把控朝政的这一因素说出来。 “罪臣在入狱的三个月中,想通了很多的事情,也看清楚了很多的事情。” “所有皇子当中,的确只有三皇子殿下与陛下最像,也最有资格和实力,成为储君。” “放眼全天下。” 长孙无忌补充道:“也就只有三皇子殿下能够称为当世豪杰中的翘楚!” “相信在三皇子殿下的带领下,大唐肯定能从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至于当前的太子殿下...” “罪臣拙见,太子殿下是火候不足,时机不对,柴火显得不如三皇子殿下。” 长孙无忌为了表明自己无心再插足党争,也无心再做官。 所以,长孙无忌也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进一步分析道:“即使占据了地利和人和。” “却没有得到天时,故而无法再继续成为大唐的储君。” 长孙无忌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然而... 就在一年前。 太子李承乾手握着多大的优势阿! 在朝堂上。 李承乾有以长孙无忌、高士廉为首的,文官系统的官员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