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2章 贤王李恪要写祭天书?! (第2/2页)
打吐蕃,就要大骂吐蕃可汗松干赞布是王八蛋。 祭天书可不是武大聪的小说,要讲究诚意。 就比如拜孔子,不能说要保佑自家小孩高中清华大学,或者喜提状元。 那太现实了。 简直是对天神的不尊敬。 而在祭天大典上,无论是念诵祭天书的人,还是天气的变化。 甚至是飞禽走兽。 都很有可能被人无限的放大。 或者是过度的解读,视为某种不吉利的象征,故而严重影响士气,以及群臣的信心。 所以,祭天的日子,必须要算得非常准。 如果天空下雨,那么掌管天文、推算历法的司天监基本是要被砍头了! 之后,礼部、工部、吏部的一大批官员,也要跟着一起遭殃! 最为典型的便是清朝乾隆皇帝,在祭天是就因为祭品不到位,刻字不清晰,甚至被褥摆放得不够整齐,官员们站位偏移而大发雷霆。 一大批工部尚书、侍郎以及礼部、吏部的官员、侍郎,一块被革除官职! 这个祭天文想要写的出彩、写的华丽,写的震撼,那就非常不容易了。 因为这千百年来。 多少文人墨客,世家大儒,都把祭天文的规格熟练、套路玩腻味了... 大家听来听去,似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想要超越古人千百年的积累与沉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马刺史。”李世民狐疑道:“你确定恪儿要亲自书写祭天文?” 太子李承乾阴阳怪气道:“对啊,这祭天文可不像诗词歌赋,也不是策论,更不是传奇,必须要严谨!” “像三皇子殿下那般浪漫的人,可能会受不了祭天书的条条框框。” “弄出一份不人不鬼的文章出来,那可就犯了大忌!” 李承乾最近迷上了道法修炼。 吃了无数的仙丹(重金属)。 身体每况愈下,精神涣散,说起话来更是有气无力,不过其中的讥讽之意,却丝毫不减。 马周道:“贤王殿下才华横溢,对书写祭天书,很有信心。” 李世民看了眼李承乾,越看越是不悦,越看越是不喜。 人总是有比较之心的。 要是拿一年前的李承乾,跟还没去岭南的李恪相比,李世民倒还不会偏袒谁。 但谁能想得到。 仅仅一年的时间,两人的差距仿佛是有了天壤之别。 唉... 手心手背都是rou。 曾几何时,八岁的李承乾,多讨人喜欢阿! 这怎么才十七岁,就变得这副人模鬼样了呢? 着实令人心寒阿... 李世民皱皱眉,“那行吧。既然恪儿如此上进。” “那这祭天文的书写事宜,就交由贤王完成。此事有谁反对的吗?” “陛下圣明!”文武百官齐声鞠躬高呼。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表现得精神抖擞,龙威霸道十足,但听群臣们叫自己圣明... 心中却很不是滋味。 你们确定是在说朕圣明? 唉... 想要当这千古一帝真能阿! 既做出功绩,大刀阔斧地改革,就务必要扶持起有魄力、有担当的储君。 而期间。 又要是权衡好皇权和储君之间的关系。 现在,满朝文武放眼过去,都是贤王李恪的门生... 李世民心中虽有些不爽,却也托贤王李恪的福,不需要受那些文臣的气了! ...... 一刻钟过后。 下了朝会。 马周随即赶往贤王府邸,汇报今天的工作。 “殿下...”马周是文人,深知这祭天书的困难之处,故而担忧道:“您真的有把握吗?” “不信?”李恪吃了口饭,一脸玩味道:“本王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 “话是这样说,倒是不错。”马周皱眉,“但是...殿下最近不是忙着新药物的研究吗?微臣是担心殿下的精力和身体...” “没事。”李恪笑笑,“这祭天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换句话来说。”李恪想都没想就开始装上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嗯... 本王已经用记忆搜索胶囊,将要在祭天大典上,用到的祭文准备好了,随时脱稿念出。 绝对震撼! 绝对惊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