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 对垒开始!山东世家的手段! (第2/2页)
” “哈哈哈!这年头,傍上贤王殿下,就算是身患绝症的白痴,也能是武林高手!” ..... 在众人的嘲讽中,武大聪实在听不下去了。 他其实并不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甚至一点也不在乎别人会怎么侮辱、痛骂自己。 毕竟,他武大聪是荆州首富的世子,资质平平,肥胖且有些愚笨等这些再平常人看来的缺点,会被不断地放大,会被认为有脑疾,是低能儿... 他从小到大都是被父母、亲戚和同伴,打骂过来的,早就练了一副好脾气。 但是... 武大聪实在不忍心辜负贤王殿下的信任! 更不希望,贤王殿下会因为自己,而功亏于溃。 武大聪一点也不排斥贤王李恪把自己当做棋子,争名夺利也好,排除异己也罢。 都让武大聪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可是... 如果,百姓们都先入为主地认为,他武大聪是一个傻子,写出来的作品也是不堪入目的废物... 那么贤王殿下先前的部署,可就功亏于溃了阿! 在强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下,武大聪实在承受不住了,先是浑身颤抖,随后全身冒出了冷汗。 “武大聪,你先回去吧。” 李恪淡然地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着武大聪完成的稿子,品了口茶,“这里有彭通看着,明天中午再过来。” “好...”武大聪顿时如释重负,长出了口气,正打算要离去,却被李恪叫住,“等等,你现在还能写书吗?” “当然!”武大聪迷茫的双眼,此时闪烁出别样的光芒,一改之前的颓废的样子,脸上更是露出了笑容,“殿下...又有新的故事吗?” “嗯!” 李恪点点头,将昨夜就准备好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故事大纲,丢在用红木制作的精致案牍上,说:“不过,这一次,本王就没再有更多的时间,书写大纲了。” “内容是《倚天屠龙记》之前发生的一些有趣故事。” “你就延续用写这本书的方法,继续完成这本书的创作就行!” “好!”武大聪也不客气,走到案牍前就把两本厚厚的大纲拿到了手中,如获至宝地紧紧抱在胸前。 “臣先告退。”武大聪语速极快的说完,像是生怕李恪反悔,再拿回去似的,转身就跑。 “呵呵,这个肥宅,跑得还挺快。”李恪看着武大聪离去的背影,笑了笑,又对彭通道:“卢工傲和郑不凡目前的销量。” “回禀殿下。”彭通一边给李恪倒茶,一边尽量压低声音,道:“据探子最新报道,卢氏和郑氏在长安书坊的销量,目前已经达到了八百七十八本!” “其中,卢工傲那本《如梦百娇千媚生》是下册。” “上册则在三个月前,以月销三千六百本,打破了他自己创造的大唐文坛销售记录。” “其中自然有一些水分,和造势者推波助澜。但那本《如梦百娇千媚生》的确收获了不少大家闺秀的芳心,在京师的声望更是盛极一时!” “上个月,还被朝廷认定为精品读物,卢家借机捞到了不少好处,恐怕...这本《如梦百娇千媚生》在卢氏的一番运作一下,销售要超过六千本...” 李恪不以为然,冷笑道:“一个月,卖出六千本?!” 彭通点头道:“对!一个月就能把六千本卖出,已经非常恐怖的销量了!” 彭通说得没错。 在大唐数十年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文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 可由于生产水平的落后,占据总人口八成的百姓,仍然是农民。 他们每天被束缚在农田中,自然只有很少部分能识字,更别提会接触文学了。 尤其是灾年。 饭都吃不起,还搞文学? 长安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快,农耕人数较少。 但商人为人生存,在腐朽、陈旧的思想的禁锢下,很少人会主动识字,更不会接触到文学领悟。 但是... 《倚天屠龙记》在唐朝,不能算是传统意义的文学阿! 全文通俗易懂,代入感又高,文字塑造的画面感极强。 就算读者不识字,却也会被大量精致的图画吸引。 仅凭这两点,李恪就有理由相信,不仅卖得很好,而且必然会震撼整个文坛! “殿下! ”彭通忍了很久,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道:“我们现在还没卖出一本...“ ”怕真的不是对手...是不是需要偃旗息鼓、鸣金收兵,避其锋芒,择日再上市啊?!” 李恪摆摆头,“完全没这必要。再等半刻钟,书塾和国子监的学子下课之后,我们的生意才算是刚刚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